粤港合作|港医北上加剧人才流失 两地合作不可伤及本地居民
特首林郑月娥上周六日(10月30日)与广东省以交换文本方式,签署落实《粤港合作框架协议》2020年重点工作,当中提到推动当地认可香港医疗卫生专业资格,实在令人摸不著头脑。事实上,自2013年起,香港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医疗专业人士已经可以在内地执业,反而香港未能豁免境外医生免试认证,但众所周知,本地医疗人才短缺,公营市场尤其紧绌,导致私营收费惊人,可惜港府不但未有设法增加人手,如今还要大力“拱手于人”。
公私市场无法分流
香港公营医疗服务曾以低收费、高质素享誉全球,但近年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极限。每逢流感高峰,急症室轮候往往超过8小时,内科病床使用率也超出100%;专科门诊资源更加紧绌,以最常见的耳鼻喉科为例,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期间,医管局辖下七个医院联网合共新增约87706个预约个案,当中有1.7万个半紧急新症,平均轮候时间中位数是5.4个星期,另有近5.7万个稳定新症,平均轮候时间中位数多达55个星期。
惊人的公营医疗服务轮候时间,与医疗人手短缺息息相关、互为表里。截止2020年2月,香港共有15004名注册医生,若以香港750万人口计算,即每1000人当中只有两名医生,远低于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去年平均数3.5名。不过,必须指出的是,香港的实际情况绝对比上述推算恶劣得多,因为那1.5万名注册医生当中,只有45%服务公营市场,即约8成香港病患,按此推算的话——在公营市场当中,每1000人当中其实只有1.1名医生,但在私营市场里面,每1000人当中却有多达5.5名医生,可见公私市场的资源分配有多不均。
为什么公私市场的供需落差如此庞大?因为公私医疗的病人收费和医生薪金差距甚远,以病房收费为例,公立医院每日收取120元,而私家医院却由500元至4.5万元不等,而公立医院医生月薪由7万起跳,至顾问医生级别虽可达23.7万元,却与普通私家医生月入相若。因此,在全港医生本就紧缺的情况下,大量人手流向私营市场,导致公营负担相当沉重。
保护主义难增人手
按推算,香港若要追上OECD的千人医生比例标准,起码要增加逾1.1万名医生。不过,碍于医生业界的保护主义,无论是增加医科学生学额还是豁免境外医生免试执业,都非易事。
医学院是医疗专才的“造血机器”,但香港只有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设有医学院,合共提供530个学额。尽管政府已计划陆续加设至长远而言每年提供600个学额,但光靠这样的增长幅度,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追得上日渐扩大的人手缺口?
开放境外医生来港执业是增加本地人手供应的另一个渠道,但在现行政策底下,在港执业的境外医生少之又少,仅占医生人手3%。根据《医生注册条例》,上述两所医学院毕业生可以直接注册执业,其他医科毕业生则须透过三种途径方可在港行医——第一种,通过医务委员会的执业试,当中包括专业知识、医学英语技能水准、临床考试,再担任12个月驻院实习医生,才可正式注册执业,但因报考程序繁复且考核罕见病例,执业试合格率向来偏低,只维持在11%至28%;第二种,经个别医院及院校推荐予医委会评核成为“有限度注册”,虽以豁免应考执业试,但只能在指定医疗机构服务,且以三年为限,届满后可续期三年;第三种,拥有至少十年或以上经验的世界名医,可在不同条件下获医委会豁免三项执业试。可见政策吸引力之低,故由1997年至2018年间,只有457名境外医生通过考核在港执业。
新血供应不足之下,公营与私营医院之间难免打起“人才战”,前者工作压力庞大、薪酬待遇欠缺竞争,后者出动高薪挖角,结果每年都有不少公院医生跳槽至私人市场,进一步削弱公营供应。以2019/20年度为例,医管局流失率达5.4%,即有大约322名全职医生离职。
按理说,由于医委会有权豁免海外医生来港执业试,假如他们愿意放宽相关门槛,就可大大纾缓本地医生供应压力;然而,保护主义作祟之下,放宽方案屡遭由医学界选出的医生委员否决。既然如此,香港就无法增加海外医生了吗?非也——因为特区政府有权修订《医生注册条例》,例如仿效新加坡制定引入境外顶尖医科专才的免试制度,容许他们通过实习监察期后自由执业,借此吸纳全球各地优质医生,以解医生短缺之急。
送医北上乃“火上浇油”
可惜,港府不但未有设法增加医生,反而致力送走他们。自2013年起,香港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医疗专业人士已经可以在内地短期执业,至2019年6月,已有258名港澳医师取得广东医师资格。这除了政策驱使,少不了商界支持,例如在2017年,曾任财政司司长的南丰集团董事长及行政总裁梁锦松,与一众政商名流打造了新风医疗集团,并收购于2016年取得内地首个医生集团营业执照的深圳创新医疗公司博多嘉联集团,获豁免开办私人医疗服务和引入外地医生。新风医疗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吴启楠接受传媒访问时透露,不排除部分专科会与香港医生合作,让内地的病人可以通过集团的医疗网络,享受香港医生提供的服务。
内地对医疗人才“求贤若渴”,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中高端医疗市场更是一片“蓝海”,对香港医疗人才不可谓不吸引。香港政府此番“推动广东省范围内认可香港医疗卫生领域的专业资格”的措施一旦落地,无疑会令本港医护人才流失问题“火上浇油”。
香港固然要积极建设大湾区,发挥自身优势也是“无可厚非”,因此港府想在本港领先的医疗领域有所作为亦可理解,但是,港府是否要考虑一下更加合乎香港利益的方向和形式?
在本地医疗人才供给缺口已经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港府仍然出台政策推动人才分流至大湾区其他城市,实在令人不解。粤港当然要合作,但合作形式可以是输出教育以培养更多人才,输出管理模式以提升医疗质素,更可以是针对内地三甲医院的医疗专家开放豁免在港执业名单,鼓励内地医生来港注册执业。无论如何,政策方向都应是为香港“吸引”和“挽留”人才,而不是打通“后门”赶人走。
更何况,发展医疗产业不能以简单的市场思维去理解,因其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一种,事关每位香港市民福祉。试想,如果全面放开“港医北上”,当基层为慢性病轮候几年,医生亦压力“爆煲”逃离公营,难道政府要叫基层去内地求医?正因如此,关于医疗业合作不应简单参照其他优势服务业如法律业、金融业等资源流通模式开展合作,而更应考虑本港实际情况对医疗人才“开源节流”,方能纾民众之困。
上文节录自第239期《香港01》周报(2020年11月9日)《“港医北上”加剧人才流失 粤港融合不应损及本港利益》。如欲阅读全文请按此试阅周报电子刊,浏览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