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台学童误食过期馊水汤!纳豆芝士臭豆腐发酵发霉如何分
日前台湾力行国小营养午餐传出“馊水汤”误食事件,有2名学童不小心喝下肚。面对食品变质,就连大人都有可能掉以轻心,孩童更需要提高警觉。让Heho台湾营养师陈筠臻教你认识食品发酵、发霉、腐败的差异,辨别哪些食物能吃不能吃!
当食物未经妥善存放,便会出现外观、质地、气味上的变化,但像是臭豆腐,明明散发著浓烈的臭味,还有又黏又臭的日本纳豆,以及挟著刺鼻酸臭味的蓝芝士,这些臭气冲天的食物让某些人闻到食不下咽,却也有一票拥护者。
食物发臭就不能吃?(按图了解👇👇👇)
对小孩子来说,同样是发“臭”,馊掉的食物不能吃,臭豆腐却可以,令人难以厘清食用与否的界线,这是因为发臭有两种可能:“发酵”或“腐败”。前者是臭但却令人食欲大开的魔法,后者是放到坏掉且令人想逃的警告,究竟这两者还有什么差别呢?
发酵:有目的性生成的好菌
以有机物为原料,透过特定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微生物作用,将原料分解或合成,产生新物质的过程。好比烘焙用的酵母菌,使面包变得松软;葡萄糖经发酵转变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还有乳酸菌发酵牛奶所制成的乳酪,这些都是微生物为了活下去,要把有机物转化成能量而做的。
相关文章:饮食热话|腐乳变黑还能吃?老饕网友:发酵时间长愈黑愈甘甜入味👇👇👇
腐败:有害人体健康的坏菌
当发酵的环境没控制好,或是食物本身存放不当,微生物也会经酵素作用,以获取养分与能量,但这过程中混砸了杂菌、腐败菌,使食品的营养价值遭到破坏,产生色香味的变化,可说是被微生物“污染”。且杂菌量多,也增加了致病菌生存的可能,恐引起人体不良反应或食物中毒。
简单来说,发酵和腐败都是经由微生物代谢,以供应“菌”所需的能量来源。但是发酵的产物对人体无害,甚至是有益处的;而腐败所产生的物质是有害身体,已经变质丧失营养、具有毒素。
发霉:霉菌也有分好坏
一听到“发霉”大家会很直觉想到食物坏掉了不该吃,但其实日常有不少透过霉菌帮忙发酵的“发霉”食物,例如:在鲣鱼上培养霉菌而做成的柴鱼、毛霉菌发酵的腐乳、红曲菌做的红糟、米曲菌制成的味噌、酱油、清酒等等。
相关文章:食物安全|2类食物发霉含致癌物增肝癌风险 面包切掉霉菌可吃吗?👇👇👇
这里是帮霉菌讨一个公道,它并不是彻头彻尾的坏蛋,有各式用途。不过一般情况下,没有特意控制环境而产生的发霉食物,是不可以食用没错!若看到吐司边边、水果果皮上长出黑、白、青色的毛斑,别以为把它们去掉后剩下的就可以吃,毕竟在非肉眼可见的地方有“霉”有长菌是难以判断的。
换句话来说,发酵、发霉、腐败的差异,就是看这些有“菌”的食物能不能吃。取决于在特定温度、湿度下,有没有符合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进行加工程序,若没有严格把关,一旦出现保存条件不当,食物就有可能成了坏菌的温床。
营养师提醒,若发觉食物的外观有异状,出现变色、软化、有黏液,或是闻到酸味、腐臭味、油耗味、霉味,即使不是很确定有没有变质,为保险起见先不要吃较好。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