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附属条例 |刘兆佳:立法“有点迟” 梁美芬估计早已有决定

撰文: 冯子健 王晋璇
出版:更新:

特区政府今日刊宪实施两条维护国家安全附属条例,由向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及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提出要求讨论到刊宪生效,前后历时不足48小时。身为司法委员会成员的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相信,立法行动早前已经有决定,但最近美国发表挑衅性言论,故特区政府加快步伐以作回应。

由通知立法会到刊宪 历时不足48小时

立法会保安事务委员会在前日傍晚发出通知,称应政府要求,将于昨日举行保安与司法委员会的联席会议,处理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特区政府昨日早上公布讨论文件,提出两项立法建议,一是根据去年3月通过并实施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简称《国安条例》)第 110 条订立附属条例,以更有效实施维护国家安全的机制;二是根据《国安条例》第42条,宣布国安公署某些处所为禁地。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与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到立法会解释订立维护国安附属条例目的。(周令知摄)

政府表明会采取“先订立后审议”程序完成立法,今日已正式把《维护国家安全(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规例》及《维护国家安全(禁地宣布)令》刊宪并即时实施。

梁美芬:美国挑衅迫使香港加快步伐

国安公署是中央政府根据《香港国安法》在香港设立的维护国安机构,早在2020年7月8日已成立。为何到现在才推出附属法例,为其履职提供保障?梁美芬估计,立法工作早前已经有决定,但最近美国有关方面发表挑衅性言论,故香港加快步伐。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昨日亦在立法会指出,国际形势非常严峻,并举例指美国中央情报局近期向中国招揽叛国者。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则直言,“国安法已出台五年,如今才进行附属条例立法稍微有点迟”,他推测深入探讨敲定细则需要一定时间。

刘兆佳:美国或利用香港渗透 需加强应对能力

他认为此次附属法例的立法完善了陆港就国安问题的协作机制,令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也反映了在“一国两制”之下,中央和特区可以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更好分工合作。

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卢翊铭摄)

刘兆佳认为,目前美国对抗、压制、打击、孤立中国的力度很大,中国受到军事间谍活动、网络信息、金融经济等各方威胁,亦不排除美国及其盟友通过香港对国家进行渗透、颠覆、煽动等活动危害国家安全,订立附属法例让国安公署更好地履行其职能,加强了香港应对外部势力的威胁能力。

国安法由中央制订 附例加入普通法元素减争议

梁美芬分析,订立附属法例并没有扩展国安公署任何权力,该署权限在制定全国性法律已有规定,解释权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她表示,《香港国安法》作为全国性法律,就算本次没有修订附属法例,公署都有相关权力,本次附属法例只是让警方、特区更容易协助及配合公署。

立法会议员梁美芬。(黄浩谦摄)

她举例指,如《国籍法》一样,全国性法律会适用于香港,如有相关官司可提请人大释法,惟写不清可能让本地处理时容易产生混乱,故修订附属法例可让本地更好、更容易地自行处理相关事宜。

她续称,香港实行普通法制度,通常细节都清楚列明,本次附属法例加入了普通法元素,可配合执法部门提供相关资料;本次立法体现中央尊重“一国两制”,用附属法例方式将事情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