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澧手记 | 把握美国关税战时机 乘势打造北都国际教育枢纽
随著美国对多国发起“关税战”,当地政治局势持续不稳,以致现时许多留学生甚至商界人士均对远征美国避之则吉。近日坊间有很多声音指,北京清华大学等中国、欧洲多地的教育团体亦有兴趣来港交流,并于本地设立教学机构;另多个创科巨头也有意与本地教育机构合办课程,带领香港教育有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香港现时拥有五间世界百强大学和多元化教育体系,绝对有条件成为国际教育枢纽。然而,据教资会2018至2022年数据,香港的非本地学生约96%来自内地及其他亚洲国家,仅有4%来自亚洲以外国家,反映本地仍需努力提升国际知名度。事实上,政府早在规划北都时,已于数个新发展区预留大量土地作发展“大学城”之用,而香港应藉著美国政治不稳的时机,设立一套全面的教育战略发展蓝图,并将北都打造成为国际教育枢纽,以吸引全球留学生。
为推动北都大学城及长远创科产业发展,政府应考虑以下几个建议,其中参考其他地的经验,国际留学生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当局可修订签证政策,放宽留学生在港工作限制,以加强国际留学生对本地经济的贡献。此外,政府可考虑与商界合作,包括(一)鼓励私营机构为留学生设立奖学金机制及增加受惠名额,借此吸引更多国际学生来港升学;(二)为相关毕业生提供实习机会或就业机会,既可鼓励留学生将来毕业后留港发展,同时增强香港人才库;及(三)鼓励私营机构投资建设学生及人才公寓,通过可负担的住宅租金,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透过上述多项措施,相信能有效吸引国际留学生来港升学,并促使他们日后留港发展,为香港创科未来作出贡献,从而推动本地创科经济发展及国际竞争力。笔者期待不久将来,政府能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和配套设施,特别是制定相关政策以培育人才,并协调未来长远创科产业发展,增强香港的国际化优势及国际影响力。
【财经专栏】黄仲澧
现为普缙控股集团规划及发展部董事总经理、打鼓岭乡事委员会顾问,以及香港地产专业发展中心规划及发展委员会主席,并曾任多间大学及院校之客座讲师。为政府、公营团体和不同大型私人企业等,提供跨领域专业、房地产及商业评估、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园景建筑顾问服务,协助制定城市及产业发展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