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澧手记 | 片区发展是否有利可图?(下):最大赢家
上回提要,港府以北部都会区与市场开“赌局”,并以“地价兑换券”作“筹码”,透过当区“片区开发”模式正好成为载体,“交货”予有意参与发展的发展商。事实上,当局亦设有另一“赌局”与市场“对赌”,这就是创科产业园发展。
在这“赌局”中,政府让市场跟她赌上香港可以带动内地还未出海的企业国际化。简单而言,就是将相关企业产品以香港法例(即国际例)作“再优化”,继而遨游世界。当中前提是要求企业在香港成立“桥头堡”,即带钱、带技术,最好带上自己的创科生态圈来,与香港科学园强强联手。倘若看好香港楼市,亦可以入场赌楼价中、长期回升,甚或可以自行“带波”、“上篮”,靠自己带来的人才提供稳定租金回报。
场地搭建好,但要赌局成立始终需要有个“锚”,而库房就有这个功用,以示你输得起。香港用的是“靓钱”,是跟美元锚定的港币,所以政府理应要杠杆库房所持有的钱,而非用作基建。国家外管局可以让企业出场,前提是要他们在香港签署有实际合作计划的合同,并不是“空头支票”。片区发展正正有体量足够大呢个好处,企业可以批量购买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尤其是香港物业处于短期贱价之时。我们看香港的时候,不是自行量度香港有什么长处,而是看观乎其他人怎样看香港本地的优势。
香港现时最大的弊病,是仍未充分掌握内地各个省市科技出海的部署,以及当中主要的契机所在,从而未能配对上量身订造的发展模式。现时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透过片区发展作投石问路,以此作招徕。
走笔至此,相信大家终于拨开云雾,了解政府在北都片区开发的想法。如果大家明白内地科技出海的契机点,政府又俾你改条款,你大可以自己加以思索这项投资有冇得输。事实上,上述契机点可以有很多,包括以下部份例子:(一)内地科技龙头华为创办人任正非在近期的民企座谈会中提出“中国是时候创建新科技的国际规则”,而笔者则认为,创建规则的基地很有可能是香港。作为内地技术移植香港的重要载体,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发挥强大支援,并为内地地部署技术出海、提供有力担当;(二)若你只是赚“人仔(人民币)”,但你知“人仔”会跌价,外管局又俾你用“人仔”买美元计价的资产,而尽管香港资产已跌到残晒,都是内地完全不一样的资本主义体制,随后跌到某一个价格,仍然有一定吸引力。
香港有“国家任务在身”,即使不想贱卖,但最后仍然要卖俾你。只能够讲,以前政府有钱、有地、有价值时,无叫发展商做多些基建。现在,只要香港撑得住、避过通缩,本地资产就一定有人投。
【财经专栏】黄仲澧
现为普缙控股集团规划及发展部董事总经理,注册专业规划师,前海合作区备案执业资格注册城乡规划师,大学讲师,提供跨领域专业、房地产及商业评估、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园景建筑顾问服务,协助政府、公营团体和不同大型私人企业,制定城市及产业发展策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