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全面务实拼经济 大力支援中小企 工商市场趋势好
特首李家超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已经出炉,这份报告非常全面,当中有许多精彩内容,包括关于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丰富人民币离岸业务、强化国际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推动北部都会区发展引擎以及增加基层房屋供应等等。行政长官李家超虽出身纪律部队,但肯落区听取民意,了解民情,关心中小企业,对于经济方面也乐于接受市民建议,能够撰写出如此优秀的施政报告,笔者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推崇以下几点:
1)首先是支援中小企业,提出再推12个月“还息不还本”。容许“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的借款企业,包括就现有在八成、九成和百分百特别担保产品下已批出的贷款,以及在八成和九成信贷担保产品下新造贷款;向“BUD 专项基金”注资10亿元,通过基金协助中小企升级转型和拓展新市场,包括扩大“电商易”的地域资助范围至东盟十国,并更针对性资助企业推行绿色转型项目等等。
2)放宽物业按揭贷款成数上限至7成。在继续维持银行体系稳定的前提下,金管局将放宽住宅物业的按揭贷款条件,不论物业价值、是否自用或公司持有以及买家是否“首置”,按揭成数上限一律调整至七成,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一律调整为五成。至于非住宅物业,有关按揭成数上限及供款与入息比率上限亦会调整至同样水平。
3)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高地。政府统筹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扩大衔接连贯,制订政策推动育才、汇才、科技协同发展。本港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是国际高端人才交流合作的汇聚地,要培育未来人才,鼓励更多本地学生深造,打造“留学香港”品牌。另外进一步抢人才,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加入13间海内外顶尖大学至198间,把计划内高收入人才的首个签证期限由两年延长至三年;此外优化“一般就业政策”和“输入内地人才计划”,新增渠道吸引年轻及具经验而人力极短缺的指定技术工种专才来港。
4)进一步强化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香港有2700 间单一家族办公室,预计香港将在2028年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全力推动更多环球资金在港管理,包括促进私募基金透过港交所开拓新销售渠道,以及优化“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由即日起,容许投资住宅物业,该物业成交价须为5,000万元或以上,投资于房地产获计算入投资总额上限为1,000万元。
四项措施助经济 重夺最自由经济体
以上四项措施针对目前香港经济状况对症下药,真正能够帮助经济复苏,在困难之时扶持中小企业一把。笔者从商几十年,公司旗下业务众多,个人在社会上也拥有多重身份,我所属的团体就以上几点措施也曾经多次提出过建议,如今得以落实,甚感欣慰。还有一点我们也多次提出,就是内地旅客访港的“一签多行”,特首表示仍然在争取中。适逢减息周期来临,中央推出救市“组合拳”威力逐步增加,再配合施政报告的正面效应,相信两地楼股市场会转辗向好,笔者对本港经济前景趋于乐观。
作为工商界人士,当然关心中小企业和物业市场的发展,施政报告提高按揭贷款成数对以物业来扺押给银行的企业帮助很大。目前银行借款成数投资者是5成,用家是6成,如今一律提高至7成,即是中小企业业主及物业投资者原本的借贷由5成上限,立即提升至7成,大幅增加2成,此举可以减少买家的买楼首付,增加业主的现金流。同时措施亦有助增加投资者入市信心,对工商市场带来积极作用,相信工商舖成交量会立即增加。
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动经济改革措施,大家别以为只是香港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也别对后市过于看淡。因为内地楼市政策比香港更加进取,现在大陆民众购买楼房,第一层楼借八成半按揭,第二层也可借八成,都比香港宽松很多。而中央对合资格的“白名单”房地产项目很支持,宣布信贷规模增加至巨额的4万亿元,并重申应进尽进、应贷尽贷,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此外,还有值得庆祝的一件事,就是香港再次超越新加坡,重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日前(16日)菲沙研究所发布《世界经济自由度2024年度报告》,香港在165个经济体中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香港保持自由开放和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持续被众多的国际机构评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地区之一,充分反映国际社会对香港独特地位优势,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发展前景的高度认同。香港的未来会更好,欢迎各国工商界人士把握机遇,投资香港,共享繁荣。
【财经专栏】蔡志忠|亚洲地产创办人、香港专业地产顾问商会荣誉会长
从事地产行业近38年,拥有丰富的工商舖投资经验。集团旗下企业包括财务、饮食、百货商店、超市、迷你仓、共享工作间等等,业务多元化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场,香港01亦无法核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另外,以上纯属个人研究分享,并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机构立场,亦非任何投资建议或劝诱。读者务请运用个人独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