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哲学先驱:叔本华、齐克果、尼采

撰文: 01哲学团队 笔锐
出版:更新:

这星期的无睡意哲学集中讨论三位“生命哲学家”:叔本华、齐克果、尼采。生命哲学(德:Lebensphilosophie/英:philosophy of life)在十九世纪擡头,由亨利.柏格森奠定基础。生命哲学指的是哲学家们试图归纳出来的一种生命定律,将人类、生物……等等宇宙所有的发展组织而提出的哲学见解,像是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宇宙本质是生存的欲望)、尼采的“权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论都普遍被视为“生命哲学”。

 

黄国巨在《从酒神到超人》里写下,“生命哲学”一词有两个意思,第一,它是指跟实际生活有关的哲学,企图为生命意义问题提供答案;第二是处理何谓生命的问题,如柏格森的生命力(élan vital),这些生命包括自然界跟人类。

一、叔本华:人生就如钟摆 - EP55

 

近代哲学是关于意识主体的哲学,大部分哲学家把主体看作纯粹的理智和认识主体。然而在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眼中,人固然是理智和认识能力的主体,不过人在更加根本的意义上是一个具有本能、冲动、欲求和渴望的主体。因此,叔本华对西方哲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转而强调主体的非理性面向。

 

叔本华深受康德(Immanuel Kant)哲学影响,但他的进路跟费希特(J. G. Fichte)、谢林(F. W. J. Schelling)及黑格尔(G.W.F. Hegel)等德国观念点者所采取取消物自身(das Ding an sich/thing-in-itself)的做法不同。他保留了物自身,并把它看成意志(der Wille)。由于叔本华认为人和世界的内在本质是意志,所以他的哲学比较关心人的非理性面向,例如情绪、欲望和身体反应等等。继叔本华之后,不少哲学家开始关注人的非理性面向,例如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Schopenhauer as Educator)一书中将叔本华当成自己的哲学启蒙老师。以至于中国哲学的发展中,王国维萃取了叔氏的美学观,创新了“有我、无我之境”的中国艺术审美路径。以此足可见叔本华在哲学史上深远的影响力。完整文章:人生就如钟摆 - EP55

 

二、叔本华:如何解脱痛苦 - EP56


叔本华承接康德的现象和本质的概念,加以发挥和补充。在叔本华的体系中,作为整个世界本质的大意志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一”,它具有完整性和唯一性。当人对大意志进行认识时,会得出不同的现象,造成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存在,这就是叔本华所言的“个体化原理(the principle of individuation)”。地球上的磁力作用、重力作用,以至人的活动,其实都是意志的外在和个体化的表现。这个表现出来的世界就是被主体所认识的世界。大意志(本质)表现“自己”成为千差万别的现象,但现象和本质彼此相关,现象不掩盖本质,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


世界的不同现象,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对立,而对立之中又容易出现斗争。叔本华认为其原因,是每个个体都会以为自己的意志就是终极意志本身。个体容易倾向自我中心,继而对其他人的意志常常视而不见,有时甚至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人身上,悲剧由此而生。完整文章:如何解脱痛苦 - EP56

 

三、齐克果:信心之跃 - EP57

 

齐克果(Søren Kierkegaard)以人的宗教作研究对象,并极为关注个人的生存体验,他著力研究个人的理性以外的各种情感,如焦虑、荒谬、绝望等。齐克果死后,他的哲学思想本来只在丹麦一地流传,至1877年因丹麦的文学批评家布兰代斯(G.M.C. Brandes)的发掘与大力推广,使齐克果的思想开始为世人认识。于是,这位十九世纪的思想家,所影响的不是他的时代,而更多是二十世纪。比如以沙特为首的存在主义思潮(Existentialism)与新教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等,都是深受齐克果思想启发而发展出来的。


在相当的程度上,齐克果的哲学思考始于对黑格尔的批判。他不满意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绝对理性主义,及强调整体比个体重要之倾向。齐克果认为黑格尔营造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却跟他的人生经验不相关,有如一个人自己建造了一座王宫,自己却不住在裹面。他也认为哲学体系愈是宏大,就愈容易走上抽象玄思之路,愈离开对个人实际生存问题的关注。齐克果早年曾站在黑格尔整体主义的立场以批判苏格拉底,指责苏格拉底不顾全体,只看见个体的存在。这时在齐克果的眼中苏格拉底只忙于思考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人的意义是甚么?完整文章:信心之跃 - EP57

 

四、齐克果:审美三阶段 - EP58

 

齐克果认为,人通向宗教信仰的路上,可能要经历三个存在阶段︰审美(aesthetic)、伦理(ethical)和宗教(religious)阶段。审美与伦理阶段的差异与过渡,在《非此即彼》(Either/Or)解释得较为清楚;而伦理与宗教阶段的区分,则在《恐惧与战栗》(Fear and Trembling)里有较详细的说明。人生三阶段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上升过程,审美阶段是个人所身处最初与直接的阶段,伦理阶段是中间的过渡阶段,最后的宗教阶段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人生三阶段可以看作是个人走向上帝的历程。

 

齐克果指唐璜的生活方式最终会令人感到空虚、绝望和厌烦。因为不断重复的享乐方式会令人感到厌倦,而且人们也不太可能马不停蹄地一直过著享乐的生活。齐克果认为处于审美阶段的人最终会感到痛苦和失望,如果要摆脱困境,人就需要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即伦理的生活方式。这时个人希望接受普遍的伦理与道德法则的指导,亦即由审美阶段跃升至伦理阶段。完整文章:审美三阶段 - EP58

 

五、尼采:酒神和太阳神 - EP59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在哲学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这不单是因为他对后世思想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因为他别树一帜、难以归类。很多经院以至现代时期的哲学家,我们都会大致归类为某某学派的思想家,而这种归类即便不能一言道尽其哲学立场,但至少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对于尼采,似乎所有传统标签都难免变得误导,容易让人以“X理论的倡导者”这种眼光阅读尼采。英语版维基百科就把尼采列入德意志观念论这一学派中(除此之外还有欧陆哲学和形上意志论,这里先暂且按下不表),这就已是颇有问题的理解,因为尼采其实对传统观念论抱著非常批判的态度。


让我们先略谈一些尼采的生平背景。尼采绝对是个才华洋溢的人,年少时就读精英寄宿学校Pforta,是德国观念论哲学家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的校友。毕业后他入波因(Bonn)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和福音派神学,及后放弃后者并跟随他的古典文学指导教授李秋(Friedrich Wilhelm Ritschl)转校莱比锡(Leipzig)专攻古典文学。他以廿四岁之龄当上巴塞尔(Basel)大学古典文学的教授(其时他其实并未获得大学执教资格,即Habilitation,但得李秋全力支持下获莱比锡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廿六岁就写了《悲剧的诞生》(Die Geburt der Tragödie aus dem Geiste der Musik)的原稿,并于廿八岁正式出版。完整文章:酒神和太阳神 - EP59

 

六、尼采:上帝之死 - EP60


尼采认为悲剧精神的衰败始于希腊三大剧作家之一的欧里庇得斯(Euripides)。在美学上的苏格拉底主义(ästhetischer Sokratismus)下,凡是美的都必须是可被理解的。欧里庇得斯受苏格拉底的探问精神影响,他除了减少歌咏的运用外,亦使剧本对话写得更为理性和贴近现实,亦导致喜剧出现并取代悲剧。


其实准确来说,尼采的处女作《悲剧的诞生》全题的翻译应是《悲剧自音乐精神的诞生》,这里的音乐精神就是酒神传统于文明中表现的形式。在当时的古典文学界来说,尼采这作品是非常大胆逾矩并且颠覆时人对古希腊文化的看法。它的出版让尼采备受同业攻击,连提携他的恩师李秋对这作品也没多好评。这使得他在古典文学或哲学都不太受欢迎。在1886年的再版中,尼采自己也批评这早期作品“写得差”且逻辑不清晰。然而,对喜爱阅读尼采的读者来说,《悲剧的诞生》可说是必读了。完整文章:上帝之死 - EP60

 

七、尼采:没有事实,只有解释 - EP61

 

尼采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他对奴隶道德的批判。不过在这部份,笔者想探讨的是相对较少人谈及的面向:尼采对真理与知识的观点。这个论题也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让我们看见尼采和传统德意志观念论的重大区别。当代法国哲学家傅柯(Michel Foucault)于他最后的访问《道德的重临》(“Le retour de la morale”,文章可于网上找到)中就直接道:“我是尼采的支持者。”(“je suis simplement nietzschéen”)
 
对于真理,尼采于其遗稿《权力意志》(Der Wille zur Macht)曾如此一锤定音的说:“没有事实,只有解释。”于《人性的,太人性的》中,他也说:“万物皆变,并无永恒的事实,亦无绝对的真理。”这骤听起来似是一种廉价的相对主义,有点小聪明的读者甚或会黠问:那尼采这句宣称又是否真理,抑或也只是一个可被取替的解释?这宣称又可否被理解为预示著罗兰巴特(Roland Bathes)的“作者已死”(显然呼应著上帝之死)?可以肯定的是,尼采不认为有所谓绝对的、永恒的、客观的形上真理,但这并非基于一种相对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想法,而是一种更趋近于自然主义、实用主义的出发点。完整文章:没有事实,只有解释 - EP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