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百日】特朗普盲信硬拳头 中东朝鲜半岛起波澜
4月6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棕榈滩私人庄园宴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际,向美军发出空袭命令,60枚“战斧”导弹从地中海上两艘导弹驱逐舰射出,除了一枚意外坠海之外,其余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轰炸叙利亚霍姆斯省沙耶特(Shayrat)空军基地。这一天是特朗普执政第77天,他用军事力量把美国重新带回中东地缘政治棋盘,使得“以军事震慑力令美国再度强大”不再是空话,威吓对象还包括万里之外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今晚,我下令定点空袭叙利亚化学武器攻击源头所在的空军基地,避免与阻吓致命化武的使用与扩散,攸关美国国家利益。叙利亚使用了被禁化武,违反该国对化武公约的责任,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的呼吁,这是毋庸争议的。”特朗普就空袭发表声明时,露出凝重神色。空袭的导火线是,叙利亚伊德利卜省一个由反对派控制的城镇在4月初受化武攻击,导致数百计平民死伤,一个个无辜儿童口吐白沫丧命的影像令人痛心,特朗普将责任断然归咎于巴沙尔政权,谴责其踩了“许多条红线”,迫使美国动用武力阻止更严重的人道灾难。
炮轰叙利亚因为女儿一席话?
特朗普的次子艾力克(Eric Trump)认为,他的姐姐伊万卡(Ivanka Trump)是左右特朗普这次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艾力克接受英国《每日电讯报》访问时说,伊万卡为这次化武袭击感到心碎愤慨,“伊万卡是三名孩子的母亲,而且她(对特朗普)有影响力”,“我确信她会说‘听着,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在这种时候,我的父亲便会有所行动”。
特朗普仅等了两天便发出轰炸指令,难得地展现行事果断的大国领袖风范,令人刮目相看,使得美国舆论放下冷嘲热讽,赞好之声四起。然而,对其反复无常言行见怪不怪的人也很容易便在Twitter上找到证据,质疑他的动机。2013年,叙利亚发生更严重的化武屠杀平民事件,当时键盘战士特朗普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建议是:“再一次对我们非常愚蠢的领袖说,不要攻击叙利亚,如果你这样做,将会带来许多非常坏的事情,而美国无法在战斗中得到任何回报。”
用59枚导弹转移了施政争议
显然,道义责任感不足以说明特朗普为何作出这次决定。在轰炸叙利亚之前,特朗普可谓诸事不顺。他戴着“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新总统”的帽子上台,民望一路下滑。其间,禁止穆斯林移民的行政命令遭联邦法院推翻;废除“奥巴马医保”的行动因共和党强硬保守派反对而胎死腹中;幕僚与俄罗斯的关系成为不断被引爆的政治炸弹;内部权斗成为政治八卦焦点。客观上,4月4日那59枚导弹发挥了转移视线的效果。
从不言败的特朗普当然不会接受这种负面标签,他的辩解很简单:“我处事有弹性,我为此感到自豪。”艾力克也极力捍卫父亲,强调他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一名务实的“伟大思想者”,“相信我,他做事时思虑周全”。一些支持者帮忙解围,指出身为外交初哥的特朗普在处事时具备弹性,实属难能可贵,让他在“学做总统”的过程中有喘息与聆听意见的空间。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寇尔克(Bob Corker)说:“我相信随着日子过去,他会日益理解美国领导地位的重心。”
与打击激进伊斯兰战略呼应
突如其来的“战斧”轰炸,驱使美国的盟友与敌人重新研习特朗普的外交信条,艾力克替父亲解释,特朗普是“列根所主张的‘以实力求和平’哲学的信徒”,决心巩固美国的军事实力。从上台迄今在中东的一系列举动来看,特朗普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回归了美国的军事震慑策略,而他对中东军事投入的增加,也与其打击“激进伊斯兰”的战略主张相呼应。
自成为总统以来,特朗普多次强调自己的头号外交要务是“摧毁”伊斯兰恐怖主义。就职一周后,他亲临五角大楼,命令国防部制订击溃ISIS的详尽方案,并用一贯夸张的语气说:“我相信它将会非常成功。”随后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在也门出击,对象是盘踞在当地的另一股恐怖主义势力——盖达阿拉伯半岛分支(AQAP)。这次行动无法用成功来描述:“海豹”牺牲了一名成员,还有23名平民死于美军枪炮之下。特朗普政府理应为此承受相当程度的政治与舆论压力,但当时各界焦点都在他颁发的穆斯林入境禁令上。
3个月空袭也门盖达分支70次
特朗普也没有因这次挫折而退缩,他同意国防部长马蒂斯把也门大片地区划为战斗区,授权美军加强打击AQAP。特朗普政府迄今对也门展开逾70次空袭,比奥巴马政府去年的行动总和多了近一倍。在伊拉克,美军亦协助伊拉克军队清剿北部大城摩苏尔的ISIS残党。3月17日,当地逾百名平民在军事行动中丧生,疑由美军空袭造成。面对人道组织抨击,美军承诺调查。
九一一事件以后,美国的中东政策曾出现过两种不同的取态。小布什启动反恐战,把伊朗等敌对势力列入“邪恶轴心”,对阿富汗与伊拉克发动两场战争;奥巴马上台后大力减少军事负担,而且与伊朗和解,换来伊朗终止发展核武进程的协议书。随着白宫易主,美国的中东政策又再颠覆。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声言要“团结文明社会对抗激进伊斯兰恐怖主义,令它们完全从地球上消失”。他甚至不像小布什那样强调极端份子背离了伊斯兰教的和平精神,而是扬言“伊斯兰教憎恨我们”,伊斯兰与激进伊斯兰之间难以划线,“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当中谁是谁”。
特朗普军事震慑打击的对象不仅包括ISIS与盖达这两大逊尼派极端组织,还包括伊朗这个什叶派大国。对叙利亚的空袭,矛头便指向在背后支撑巴沙尔的伊朗。特朗普也许真的幻想过拉拢俄罗斯来令伊朗失去靠山,经受挫折后才醒悟此路不通,但他对伊朗的敌意可谓坚定不移。上台三个月以来,他招待过的外国政要名单若按地区划分,比例最多的是中东,从中可以看出重组反伊朗联盟的意图。
重组围堵伊朗联盟
阿拉伯世界龙头之一的沙特与中东地区最强军事力量以色列,是这个联盟中不可缺的力量。两国在过去十年由于对抗伊朗的共同需要而愈走愈近,并与试图跟伊朗和解的奥巴马政府不咬弦,与主张“重返中东”的特朗普重新找回共同语言。波斯湾其他逊尼派君主政权,以及埃及、土耳其这两个地区强国,也是特朗普遏制伊朗联盟的潜在成员。
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 Salman)、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King Abdullah II ibn Al Hussein) 与埃及总统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都已成白宫的座上客,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也与特朗普相见言欢。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因推动修宪扩大总统权力而与欧洲关系紧张,当在欧洲观察员批评投票不符国际标准,特朗普“雪中送炭”,在公投通过后迅速送上祝贺。
延伸阅读:青年才俊副王储访美 沙特与特朗普按下外交Reset掣
从美国的角度看,这个新联盟有两大目标,一是阻止德黑兰成为地区霸权,二也为反恐大计服务,不过这个算盘要打响绝不容易。各中东国家虽显示出与美国合作的意愿,但与其说是认可美国的领导地位,不如说是各取所需。
与盟友同床异梦碍合作
沙特一直把箝制伊朗而非挫败逊尼派极端势力列为首要安全事务,2015年挥军介入也门内战,目的也是要阻止亲伊朗的胡塞(Houthi)民兵扩大地盘。美国组建打击ISIS的联军时,响应的都是其西方盟友,几乎看不到波斯湾政权的身影。埃及倒是积极对付ISIS在西奈半岛的分支,但那是为了自身安全需要,而土耳其眼中钉则是叙利亚内战中势力大振的库尔德力量。至于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只要以色列一日不在巴勒斯坦人立国的问题上让步,双方便难以真正合作。
许多观察家为无法从特朗普身上看到清晰的外交战略视野而忧虑,担心这名全球最有权势的人任凭个人心情与本能反应作出对世界格局影响深远的决策。平情论之,特朗普本人也许喜怒无常,但其政府的外交战略并非没有章法。然而,特朗普又是否真的如其子艾力克所,言对自己的外交决策有周全思虑呢?他在中东的武力威慑方针与其“美国优先”理念带来的矛盾,便让人无法放心。
只求歼敌 拒为乱局埋单
对于军事力量,特朗普似乎不像小布什那样相信它具有改变政治社会状况的能力。他叫嚣杀死所有恐怖份子,警告他眼中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如伊朗不要玩火,但避谈在战争结束后如何收拾残局。他曾形容中东是一个“大沼泽”,相信重建受战火摧残国家的责任应由本地区的国家承担。在他的“美国优先”思维下,美国不应为庞大的重建费用埋单。军事打击策略确实可能令更多恐怖份子被杀,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与2011年推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行动恰恰显示,如果没有连贯外交与社会稳定方案,军事行动的成果将无法维持,甚至适得其反。
特朗普政府同时更直白地把同样的军事震慑策略加在朝鲜身上,从3月中旬国务卿蒂勒森在韩国发出美国对朝鲜“战略忍耐时代告终”开始,华府不断加强对平壤施压。最新动作是分别邀请全体参议员到白宫听取简报,对外宣示的信息之一是朝鲜发展核武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危胁,美国要做好军事应对。平壤政权以一贯的强硬态度回应,朝鲜半岛战云密布。
美朝上演“慢动作古巴危机”
然而,特朗普政府在中东的战略冒险如果未能如愿,换来的也许是“ISIS 2.0”,在朝鲜半岛冒险的后果却不堪设想。美国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国际安全研究专家利特瓦克(Robert Litwak)警告,美朝之间正在上演一场“慢动作的古巴导弹危机”。55年前美苏两强在危急关头悬崖勒马,把世界从核战边缘拉了回来,而利特瓦克研判,美朝危机恐怕要延续两到三年。当然,朝鲜半岛当前局势无法与历史简单类比,但是正如《纽约时报》指出,两者之间也有贯穿始终的相似点,而“当民族志向、个人自负与致命武器混合在一起时,做出错误考量的机会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