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攻略|5项装备不可或缺 提防3种自然灾祸 玩得安全至重要
最近,在郊野实在发生了太多不幸事故,有堕崖,有堕涧失救。想说“玩到死”并不是福气,而是为身边人带来无限的痛苦!而且郊野位处偏远,真的出事了,比在城市出事更难救援和治理。玩郊野怎样能够安全一点?不厌其烦,也要不断重申,希望搜救人员可以出动少一点。
1. 地图
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熟路而毫无准备。在互联网世界,有网络及全球定位系统(GPS)辅助,事情已好办得多,只需同时开着手机的行山App、GPS,沿着萤幕上地图所显示的路线便可走出困境。
不过,山上不是随时都有无线网络,提提大家要先下载附近地区的离线地图。另外,地政总署的郊区地图仍是最可靠的伙伴,最好带备傍身。出发行山前,也应向熟悉的人交代大约路线。有时边行山边打卡,在网上留下足迹,最后亦可能救了自己一命。
教你用“GPS远足留踪”服务:
🏃🏽♂01体育行山专页:靓景推介 装备介绍 人物访谈🏃🏾♀
🏃🏽♂行山前先睇路线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订阅01体育Youtube频道,了解更多行山及体坛资讯🏃🏾♀
2. 哨子、电筒和头灯
行山朋友常因为想减省重量,舍弃这些“湿碎”小物,但一旦意外发生,或无法预计时间而需要摸黑,就知道它们有用。它们亦可用作发送求救讯号──手机的电筒未必够光,也要省着电用作通讯。
民安队教你如何用哨子求救:不建议行山客乱带绳索 乱吹哨子会影响救援行动
3. 后备衣物
指发生意外时能保暖的额外衣物。假如要在户外紧急露宿,或全身不慎尽湿,它可以发挥重要的保暖作用。但不要带得过量,并要用胶袋密封。
建议放入背囊的行山装备:
4. 山洪
香港山多雨多涧多,溯涧是不少人喜爱的活动,但也是充满危险的活动。有些人觉得愈大水愈好玩,但一旦估计错误,分分钟小命不保。山洪暴发通常在大雨后三天内出现,因此即使雨后初晴,也不要接近山涧、河谷。
5. 雷击
闪电击伤的致死率约三成,如果天文台预测有雷暴,请取消户外活动。如在中途突遇雷暴,要自保的话,首先要离开水面、树木或桅杆;除下身上和背囊的金属物品,如皮带、发夹、背包背架、金饰、戒指等。在高处者,要尽快往低地走避,并寻找建筑物庇护。不然,应马上抱头屈膝蹲下,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而且最好踩在绝缘物体如胶雨衣、睡垫上。
【汤兆升博士分享行山遇雷暴小知识】
相关文章:行山|中大物理系讲师拆解雷击意外 收起手机眼镜没有预防作用
6. 山火
香港没有天然山火的纪录,自然环境也排除了引发天然山火的可能,所以山火大都是由欠缺公德的人士造成的。遇到山火,不要试图扑灭;要保持镇静,估量出一条下行的逃走路线,可从以下方面考虑:山火的蔓延方向(不要跟着火蔓延的方向走!)、附近小径的斜度(选择较易行的路线,最好是现有的小径)、附近植物的高度及密度(选择少植物的地方)。若无路可逃,就以衣物包掩外露皮肤逃进已焚烧过的地方,可减轻身体受伤的机会。不要走进密林及草丛!
民安队分享遇山火时的应对方法:出发前留意“前一后二”天气 队员忆述险遭雷击
7. 不要试胆
近年,随著社交网络兴盛,“跳潭”的风气也愈来愈盛,两者之间必然有关系。我虽然鼓励年轻人大胆踏出舒适区,但同时,他们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跳下未知深度、不知水下有多少陷阱的水潭,随时导致脑震荡、伤及脊髓神经,甚至瘫痪,以后无得玩。
最后,当然不要独自上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享受郊野亦如是。
【同场加映!了解更多行山冷知识】
【夏天行山】从选择路线起避免中暑 必备消暑小物助身体散热降温
夏天行山必备12件小物(按图放大):
与其问人难度几多“星”,不如问以下问题更实际:
行山前先了解行山礼仪:
【文章转载自“野Guide - 野外动向 HK Discovery ”,原文:玩要安全】
【野Guide】多元化网上杂志平台!以【香港人视野・香港人足迹】的理念去探索世界,俾喜欢行山露营、运动跑步、绿色生活、生态保育同深度旅游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