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专题.青训路向1|没有冰岛奇迹 球会需培育自家球星?
香港足球总会去年1月聘任来自冰岛的艾拿臣(Thorlakur Arnason)出任技术总监一职,外界当时寄望他能为本地足球注入不一样的元素。然而1年过去,“冰岛奇迹”未有出现。不过每逢采访港足操练或超联比赛,记者总常看见艾拿臣的身影,来自冰冷国度的他热情非常,看似完全投入在香港足球之中。
适逢新冠肺炎(俗称武汉肺炎)疫情令港超联押后3星期,我们就把握这段时间跟艾拿臣讨论各项本地波议题。第一集先从技术总监的其中一项职责--青训入手,究竟青训责任谁属?哪一个方向才是出路?
摄影:李泽彤
还记得2016年欧洲国家杯,冰岛击败英格兰历史性闯入8强吗?冰岛球迷的“维京战吼”,一度风靡全球,你我或许都试过模仿。
这个人口仅33万的小国,全年平均气温只有约摄氏7度,却突破重重障碍,世界排名从2010年最低的112位,6年间已急升至21位,转眼由鱼腩变黑马,创下“冰岛奇迹”。外界自此不时将香港及冰岛的发展限制相比,而足总就在2017年宣布与冰岛足总合作推动“足球发展伙伴计划”,安排代表团互相视察,本港青年军也曾到访当地交流。
直至去年1月,足总邀得来自冰岛的艾拿臣(Thorlakur Arnason)出任技术总监,外界对他寄予厚望,希望这位外号“Thor(雷神)”的教头可改变香港困局,甚至复制“冰岛奇迹”。
重温2016年欧国杯冰岛奇迹热血图辑:
资源限制 难复制冰岛奇迹
要提升香港足球代表队以及港超联水平,无论名宿、现役球员、教练甚至球员的答案都同出一辙——改善青训。不过若要求香港如冰岛般成功,或许只是大众一厢情愿的看法。始终冰岛得以成功,除去本身的地利--位处欧洲、球员更易踏足高水平联赛,硬件方面,其中一点是在全国修建近150个室内足球场,且都拥有灯光照明及其他必备设施,并免费向大众开放;相反,“资源”及“场地”却是本地足球众所周知的难题。
据立法会文件显示,足总每年平均至少获得接近7,000万元资助,包括赛马会足总五年足球发展计划(2,400万元)、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的体育资助计划(1,920万元)及五年策略计划(2,500万元)。不过赛马会资助主要涵盖草根足球、女子足球、五人足球,以及针对学校及社区层面的足球活动;而康文署及政府的拨款则主要用作港超联营运、香港队及市场推广等用途,实际投放在青训的资源相信有限。加上目前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训练场地更见紧拙,单凭这两点,几可肯定没办法复制冰岛奇迹。
延伸阅读: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2】谈香港足球风格 华丽进攻或稳守突击?
小球会愿意放胆起用年青球员,但根本不知道球队下季是否仍然存在。
小球会扮演重要角色 却没长远目标
重温去年与艾拿臣的访问,他在上任之初就以曾说过“提出大问题,提升小球员。(Big questions,Young players)”。花逾1年认识本地足球后,艾拿臣认为青训跟港超球会关系千丝万缕。他以标准流浪、佳联元朗及愉园为例,坦言这些球会在本地青训中扮演重要角色,“年青球员薪金低,小球会愿意放胆起用他们,纵观全球也如是。不过若大球会也能仿傚,效果自然更理想,他们有更好的球员及外援,年青球员在此环境下会发展得更好。”
但艾拿臣认为,小球会普遍没有长远目标,“有些球会根本不知道下季是否仍然存在,所以欠缺计划。杰志在这方面可说是设立了标准,而富力则大洒金钱锐意做得更好;理文在信任年青球员之余,更取得理想成绩。”
本地有潜质的年青球员,你认识多少?
球会要明白,自己背负发展年青球员的重任。
足总来季推“青超联” 拒港超设限拔苗助长
多年前港队为培训青年球员参加奥运足球外围赛,曾成立“香港08”角逐顶级联赛。艾拿臣透露,足总一度考虑此方案,但实行上有一定难度。他解释指:“这支球队会欠缺球迷基础;而部份有实力的年轻球员已在原属球会站稳阵脚,所以球队只能由其他小将组成,或未可达到预期效果。另外,由谁去付这球队的开支?这非如大家想像中简单。”
既然足总透过菁英杯可鼓励球队多派小将上阵,有可能在规例上做得更多吗?
上季中超曾推行有关U23球员的政策,要求每支球队的正选中必须包含U23球员,且每场要有3名U23球员上阵。艾拿臣表示结果多间球会“走法律罅”,例如在开赛1分钟就换走U23球员,或战至补时才一口气连换两名U23球员等。而虽然中超最后改例,只限定每队场上任何时间必须有1名U23球员,惟也导致国内U23球员较不合理的身价。因此艾拿臣反对在港超订下相似条例,“我相信最重要的,还是球会要明白自己背负发展年青球员的重任。”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3】冰岛人眼中的死结 香港足球应如何自处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4】小将为何哭了? 本地教练眼中五大难题
亚洲足协去年推出“菁英计划(AFC Elite Youth Scheme)”,在包括心理、教育、福利、教练、设施、财政及架构等共20方面,向成员国或地区提供一套清晰的青训指南。艾拿臣称若港超球会可达到部份要求,将有机会获得政府资助;而足总下季起也尝试推行青年超级联赛,要求每间超联球会各设U14、U16及U18梯队竞逐,“足总希望推动港超球会,在青训上投资更多。”
延伸阅读:
球会拥有更好的教练、计划及理念,比足总更有条件培育球员。
青训必须由球会做起 足总只是辅助角色
过去我们曾访问港足年青球员孙铭谦,他指出本地青训主要依赖球会,足总仅负责从中挑选精英进入代表队。可惜香港青年联赛实力不均,好球员往往集中在个别球会,变相限制球员成长。过往有指足总可考虑建立中央青训系统,类似昔日银禧体育中心的模式;足总早前也在“展望2025策略计划”中提出创立闻名世界的巴塞青训学院“拉马西亚(La Masia)”风格的足球学校。
艾拿臣澄清其实计划只在构思阶段,而足总也非推卸责任,他认为青训责任应由球会承担。曾任冰岛15岁以下男子代表队主教练的他指出,足总会从旁协助及配合球会,“只有在发展中或未发展国家,他们才尝试从国家层面结合足球及教育,例如柬埔寨等。不过在香港,只要足总提供场地,球会在拥有更好的教练、计划及理念下,有条件自行培育出新一代球员,届时足总再从中发掘精英,提升至更高层次。”
笔者过往曾访问数位本地足球名宿,他们认为近年香港球坛关注度大跌,源自球赛水平不高之外,最主要原因是球圈欠缺球星。由50年代的张子岱、70年代胡国雄、尹志强及刘荣业等,到往后的山度士、李健和与欧伟伦,每位球星的一举一动都受球迷关注及谈论;人们就算不谙足球,也肯定听过他们的名字。大家又试想想,本地波对上一位家传户晓的球星又是谁?或许已是南华时期的陈肇麒。
港足专题.青训路向6|球员妈妈做专用摄影师 学懂放手收获更多
培育年青球员,出售他们到其他联赛落班,这才是球会应有的目标。
倡球会培育球星转售 将港足推向更高层次
所以艾拿臣认为若港超甚至香港足球要进步,球会除着重青训,更要培养出新一代球星。他坦言现时港超未达应有水平,年青球员普遍上阵时间不足,“港超应是一个‘发展’联赛,意思是球会投资在年青球员身上,让他们出场、进步,从而出售到其他联赛,就如日本、越南及泰国等国家般,这才是球会应有的目标。”
他留意到本地球圈出现一个奇怪现象,球员即使年届23岁仍像“小将”般被看待;相反在欧洲,球队都愿意起用17至18岁的球员,“这个年纪开始成为常规球员的话,他才有机会改进、有机会接近大国脚的层次,甚至外闯至更高水准的联赛。30多岁的球员可以是好球员,但对港超联的发展不会起太大作用。”
在艾拿臣的角度而言,有部份香港球员绝对具备外闯能力,“港队守门员叶鸿辉肯定可以吧,不过有时是球员自己选择留下来。这其实也是日本面对的困难,很多球员说他们思乡,不希望到外国效力;可是最后德国联赛为亚洲球员建立了一个很完善的体系,现时很多日本球员到当地踢球。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球会为球员找一条清晰的发展道路,让他们放心。”
本地部份外流球员:
大部份港脚都效力港超球会,即使是外闯的球员,大多也非常规正选,这令港队很难进步。
不过在本地转会中,球会甚少向对方收取转会费。艾拿臣认为香港球会缺乏“出售球员”的文化,变相令香港队成绩停滞不前。“大部份港脚都效力港超球会,即使是外闯的球员,大多也非常规正选,在主教练及球员没太多时间相处及训练下,港队根本没有可能进步。”
近年港队有徐宏杰北上加盟梅州客家,中场陈俊乐也获提拔至中超广州富力一队,他认为有关例子可作借镜,希望更多球会参考这种营运模式,“我们当然想港队赢波、进军世界杯决赛周,但若我们不推动更多球员外流,就没可能注入更多经验及技术。”
他又以家乡冰岛作例,指国家队早年正是由本地联赛球员组成,成绩未见突出;惟近年球员分别到英格兰、德国、意大利等顶级联赛落班,表现自然有所提升。“球员外流可学习到多样化的踢法,也自然可吸引更多地方与香港合作,举办交换计划等等。我们需要令外国联赛出现对香港球员的需求,首要就是培育出球星。”
东方龙狮收购索察 营运模式可借镜
其实在港超球会之中,东方龙狮便正循此方向发展。球会早前凭“Project E”拓展计划,助香港青年代表队成员梁𧙗维加盟葡甲球队科瓦彼达迪(Cova da Piedade),也推荐4名小将到法乙索察青年军试脚。
东方体育会副主席游永强曾在午宴之间透露,其集团收购法乙球队索察,正是看中当地的青训系统及配套。他希望藉索察培训出“未来普巴”等身价数以百万、甚至千万欧元的球星,以一笔可观的转会费成为球会收入的主要来源,构建一套可持续发展的营运模式。本地球队班主每季投资动辄上千万,惟成功“回本”的又有多少?东方在索察实行的这种经营方法,或许值得本地球会参考。
“印尼会定时安排球员到欧洲,他们的U18目前很强,3年后就会成为国家队主力。若香港不甘落后于人,希望球会每季也可安排阵中最佳的年青球员到外地跟操或集训,不一定是欧洲,可以是东南亚国家甚至日本。”最后,艾拿臣再次强调,青训并非足总或单一球会的责任,而应该由港超全数球会共同承担。
下一集,我们会跟技术总监谈谈所谓“香港足球风格”,究竟“世界排名”及“起用本土球员”,那一个方向是港足发展目标?梯队跟成年队又应如何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