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香港山人】废墟达人刘李林:山里故事多,有生态有历史
奇蜂异蝶何处寻,崖岸海洞有几深?俯身探穴登群山,踏遍废墟看古今。
行山不只是行山,每个人在行山的过程中,都会见到他们眼中的世界。社工刘李林从行山开始,爱上了昆虫摄影,成为了海洞专家,当上了废墟达人。
有人行山为征服,有人为炫耀,有人为消闲,行山超过25年的刘李林说:“看你用什么心态去行山,如果想学新知识及扩阔眼界,香港的山有很多东西值得去看。”
刘李林一面是圣雅各福群会的社工,帮助年轻人就业,但在另一面,外界之所以认识他,是因为其独特兴趣。他是海洞及废墟专家,近年不时带团参观香港郊野中的废墟,并著有《香港海岸洞穴图鉴》及《香港废墟导赏》两书。海洞及废墟仿佛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刘李林是怎样同时爱上?一切由行山开始。
出社会工作后爱上行山
打个比喻,如果说海洞、废墟及昆虫摄影是刘李林兴趣之树上的花果,那么行山就是根茎。踏入社会工作后,刘李林爱上行山,那时是1992年。“我幼稚园已经跟家人去行山,但中间一大段日子要读书,就没有上山玩,直至出来工作后,开始多行山。那时有人出书介绍香港的九大石涧,还有奇山异水,我就有目标去跟住行。”
上得山多,刘李林逐渐从行山中发掘到更多的兴趣,“其实行山可以看到很多东西,特别拿起相机,看得更多。有段时间我喜欢看昆虫,就会发现对眼特别容易留意到昆虫。”在山友的介绍下,他还对海洞产生兴趣,“当你慢慢沉迷落去,就会发掘到很多乐趣,之后还会识到不同的人,结果我被人带出海找海洞。我觉得行山都行到七七八八,就开始行海边。到2005年,我撰写了《香港海岸洞穴图鉴》,介绍香港百几个海洞,全部都是慢慢积聚起来。”
东区及北区多军事废墟
上山拍照,大家的焦点都放在自然美景上,但刘李林从镜头中发现,山野中的不自然,“我最初行山也是直行直过,但渐渐知得更多,从老师傅口中听到更多,自然留意更多。我回家看每张相,会发现到一些行山时没有为意的地方。”行山多年,一点一滴的累积,刘李林的脑海中有个山野废墟库,“东区多战争遗迹,因为打过仗,北区也多,而元朗就多民生的遗迹,例如荒废的农田及村落,每区都有特色。”
不过,很多人都不知山野废墟的背景,而刘李林在好奇心驱使下,开始调查废墟的背景,“我比较八卦,例如行山师傅带我去蝙蝠洞,我会追问他们洞的历史,但没有人识。我搜集资料很辛苦,因为历史很少记载这些日军挖的洞,我不断找书及文献,甚至问日本人。可能找到本书,入面有一两句,我就如获至宝。所有废墟的知识都是这样累积起来的。”
刘李林总结对废墟的认识,在2013年撰写了《香港废墟导赏》,“我做研究时,香港没有人理会废墟。因为没有人讲,而我觉得废墟值得让更多人知,所以就去做。在我出书前,研究香港废墟的网站及书真的不多。”
刘李林:柏架山令我惊喜
自从深入研究废墟后,刘李林的目光变得不一样,就算是最熟悉的山头,也突然变得其乐无穷,“近年最令我惊喜的山是柏架山。我一直住在东区,4岁就行过柏架山,但我重新认识了这座山。首先,原来山上有很多日军挖的洞,我以前不知道的,而且这座山以前还有吊车,由大风坳落山,我也是近几年才知道的。这座山令我很惊讶,‘哗!原来有那么多东西!’我在这区居住多年,完全不知,我问街坊,也没有人知。”
港岛东区的柏架山上有乜遗迹?(按图放大)
行山可以扩阔眼界
柏架山位于港岛东区,高532米;说到山上的废墟,刘李林眉飞色舞,“很多人知柏架山上有军事炉灶,而附近有些石趸,起初以为是英军的,但原来是吊车铁架的底座,而吊车是接驳山上的疗养院。山上有军事炉灶,山下有个靶场也是正常的,但我发现那个靶场不是英军或日军,竟是警察的。我慢慢发掘下去,山入面有很多故事,有生态的,有历史的,可以让我们去探险。”
对刘李林而言,行山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山野知识宝库的大门,“看你用什么心态去行山,如果想学新知识及扩阔眼界,香港的山有很多东西值得去看。行山可以看到生态、历史、保育,废墟可以看到民生及军事方面的,全部是一连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