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生理期前中后期症状各不同!应该怎样补?中医教1汤品补血
“月经”每个月都使女性困扰,甚至经前经后都有不适的症状影响。
而个人日常饮食习惯与月经期间的症状息息相关,因此配合经期各时期补充所需的营养素,是与“大姨妈”和平共处的重要关键。
生理期前中后怎么补?(按图看清👇👇👇)
生理期前、中、后症状各不同,要吃什么好?
- 生理期前:生理期来前5-7天易胸口闷胀、情绪起伏大(包括过度抑郁,情绪低落)、生理痘、身体水肿。
- 怎么吃:维他命B、铁质(如肉类、红苋菜、番薯叶、菠菜、坚果、板豆腐)、优质蛋白,牛奶、鸡蛋、鱼类、鸡胸肉,提高新陈代谢,同时也可以多摄取维他命C,维持精神体力及好气色,饮食以清淡为主。
8大经前症候群症状(按图看清👇👇👇)
相关文章:女性健康|月经前身体出现诸多不适?一文细数经前症候群8大症状
- 生理期间:生理痛、腹部闷胀不适、水肿、拉肚子、恶心、呕吐,腰酸、头痛。
- 怎么吃:可补充姜类食物、避免寒凉食物。若平时怕冷,可以吃姜类食物,如姜母茶。另外还可以喝热朱古力、红豆汤。但切记不要太温燥,避免口破口干、大便变硬或是失眠睡不著。而若平时较怕热,也要注意不要吃瓜果类、萝卜等太过于寒凉的食物、过于辛辣的食物刺激肠胃,维持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就可。
- 生理期后:身体易感到疲惫,就好像快用完的电池。
- 怎么吃:多吃补血食材,滋补调养身体。若平时体力不佳或有贫血倾向,可多吃以红肉类为主的补血食材,像是牛肉、鸭肉、猪肝类等。
相关文章:月经|6种经期必吃水果缓解经痛、消水肿 喝这款茶加速经血排空👇👇👇
再搭配四物助补血、行血及活血
四物汤为补血调经的处方,在中医常被用于补血、行血及活血的作用。
- 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有助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 当归: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帮助排便。
- 白芍:性味苦、酸、甘,微寒。归肝、脾经。有助养血调经,平肝止痛。
- 川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有助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