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小中风往往是大中风前兆!反复中风会变失智、柏金逊症

撰文: Heho健康
出版:更新:

脑中风是急性突然发生的脑神经缺损,导致半侧肢体麻木、口齿不清、嘴歪眼斜。医师呼吁,要特别注意单侧肢体的麻木,往往误以为只是压到血液循环不佳、太累或休息不够,若发现同侧脸部、手脚麻,也可能是脑中风的征兆。

台湾丰荣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杨司宽指出,根据脑中风定义,发生神经缺损时间要大于24小时,若小于24小时,常被称为“暂时脑缺血(又称小中风),症状会突然缓解跟消失,在临床上仍要视为跟中风一样谨慎,需请医师做进一步评估。

小中风有九成机率变脑中风?(按图👇👇👇)

+3

严重脑中风死亡率超过五成

台湾杨司宽医师表示,脑中风常见分类有“出血型中风”跟“阻塞型中风”,出血型脑中风死亡率较阻塞型脑中风高,又可以分为脑内出血,死亡率约一至二成,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可达五成,约有一成人送到医院前就死亡。

另外“阻塞型脑中风”则最为常见,占中风患者八成,根据阻塞血管的大小和范围,死亡率平均约有一成多。一旦病发后要把握黄金救援,务必落在3至4.5小时内要送到医院就医,并施打血栓溶解剂。

相关文章:中风|多数患者曾出现小中风征兆!专家教5招预防脑中风要日常做👇👇👇

+10

阻塞型脑中风有一周危险期

台湾杨司宽医师指出,阻塞性中风根据脑中血管的粗细,需要先确定中风的型态来决定后续的治疗。若是“大血管阻塞”易导致临床表现愈来愈差,72小时内中风症状愈来愈明显,手脚无力、肢体麻木症状愈来愈严重。若症状加重, 有些患者需要紧急手术、减少脑压,避免阻塞范围扩大而有生命危险。

若是属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小血管阻塞”,中风初期会有单侧无力,透过治疗稳定病况后可以渐渐改善,逐步进入到复健过程,临床会抓至少一周危险观察期。

有些大血管阻塞的患者,在急诊时可以紧急采取血管取栓术或血管内皮清除手术,让血管恢复畅通,且治疗应在中风发生的24小时内处理完毕,一般来说,“大血管阻塞”的患者神经缺损更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在救命过程中更为急迫。

小中风有九成机率变脑中风

俗称的小中风指的是“暂时性脑缺血(症状小于24小时)”,通常与脑中风一样会在脑内留下中风的痕迹。台湾杨司宽医师表示,“无论是小中风或脑中风,在临床上应是为同等重要!”即使症状仅短暂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都要去医院检查,不宜轻忽。

“一般来说,中风是没有前兆,但小中风往往是大中风的前兆!”临床发现,有过小中风后的患者,发生大中风的机率很高,根据统计, 如果病患有频繁的小中风发作,有高达九成的机率短期内会有大中风发生。

“有小中风势必会有大中风。”他表示,遇上小中风的病人,应该要积极控制住危险因子,如控制血压、胆固醇、维持稳定作息、正视心律不整问题,尽一切的可能预防日后的中风。

相关文章:出血性脑中风|纳豆脑出血需开脑做手术!医生揭必知8大危险因子👇👇👇

+17

当心二次中风危险性增加

“出血性脑中风”反复发生机率通常较阻塞型中风为低,因为大多数脑出血的病人初次病发后,会开始较为留意血压问题,但若是病患本身有先天血管疾病或颅内血管瘤存在,则应该要特别小心二次出血性中风的发生。

但研究发现,“阻塞型脑中风”有过一次中风后,就意味病患的脑血管状态已经不太健康,后续二次中风机率就会增高。杨司宽医师说,“小中风的发生,是给病人一个机会去避免大中风。”即早开始注意身体健康,控制中风的危险因子, 避免二次中风, 往往可以改善病患的预后。

▼中风自我检测:(按图👇👇👇)

+5

相关文章:中风检测|1只手指公即测中风先兆 6招减风险喝咖啡日吃2苹果?

反复中风会变失智、柏金逊症

最怕民众发生初次中风后因为症状轻微就放任不理,使脑中风一再发生,累积久了会出现行动障碍、智力退化、甚至大小便失禁等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血管性柏金逊症或血管性失智症,对于病人预后会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年轻族群罹患脑中风注意

杨司宽医师提醒,脑中风常集中在65岁以上,但年轻族群中风也不容小觑,常见发生原因跟饮食习惯、肥胖问题、运动量不够、作息不正常、烟酒、压力大有关。另外遗传体质,如家族遗传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特殊免疫发炎性疾病或凝血性疾病、先天血管异常、动静脉畸形、先天性血管瘤等,也比较容易出现年轻型脑中风。

相关文章:星野源脑出血2度做开颅手术 中风年轻化5大原因高血压有份👇👇👇

+7

“生活作息不正常跟三高及先天疾病等脑中风危险因子的地位一样重要,不管是年轻或老年族群,都要多加注意。”若发生中风后的复健状况,年轻族群恢复能力较佳,有机会预后残存症状较少,相比老年人的血管状况不好,复原能力和复健能力和运动的积极态度都会影响复原成效,需要特别费心。

延伸阅读:

连日高温不只是中暑!水分补充不足“夏季脑中风”风险提高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