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控糖过严易疲乏反弹?用药治疗、饮食、运动同样重要
台湾台北慈济医院新陈代谢暨内分泌科主治医师邱诠泰分享,糖尿病必须终身照护,虽然有些文献指出部分病人可以获得缓解(即不使用控糖药物时,血糖数值仍可低于诊断标准),但这终究是极少数。
多数病患都需一辈子注意饮食、运动、血糖,长期下来相当容易疲乏,以他临床经验来看,强健的心理素质反而是照护关键。其实治疗不单靠用药,饮食、运动亦不可轻忽!虽然实际执行时,常常很难三项都做到最好,但仍应尽力而为。若服药后有不适也应该与医师讨论再进行调整。
台湾糖尿病人口已破200万例,成为平均十人就有一人的“国病”,除了吃药打针的治疗之外,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饮食与生活型态,但这些日常对有些人来说都是负担。
相关文章:【糖尿病】女子日饮1杯奶茶险丧命!高升糖9大食物要避免👇👇👇
控糖心有余而力不足 隐形挑战多
长期控制血糖,必须付出的心力远比想像还多,台湾邱诠泰医师表示,有许多病友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需轮班的职业,因不时在夜班、早班间切换,所谓的定食定量用餐,按时用药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恐怕也不会有多余的心力运动;办公族若是统一订购饭盒,菜色的选择上就难以个人化,配菜若有南瓜、芋头等淀粉类,加上原有的主食米饭,当餐糖类便摄取过高了;而量测血糖所需的耗材,对于经济弱势的病友其实也会成为一项负担,一张试纸20多元台币,若需一天测量三次就将近70元台币,只得减少测量次数,甚至有人干脆不量,三个月回诊才看抽血报告一次,根本就达不到提醒的效果。这些都是不为一般人得知的心酸,也是医病双方的共同的困难与挑战。
糖尿病长期照护易疲乏 用药、饮食、运动都很重要
一般对于糖尿病治疗的概念,就是用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波动平稳,“所以有许多病友认为,有用药治疗就足够,饮食不太在意,更别说运动”,事实上,三方缺一不可,且彼此互补,这样说来,糖尿病照护非得要斤斤计较、每项都做到最好吗?邱诠泰医师坦言,虽然面面俱到是最好的,但这样极致的生活容易弹性疲乏,临床上也不乏得病前数年控制良好但接著就一路变差的病患。临床照护上有时可以保留一些弹性:在进食超过建议量且就是无法下修的病患,再三逼迫他们饮食控制只是闹得不欢而散,医师必须合理的配合他们增加药量;真的动得够多时、稍微多吃一些也无可厚非,有许多病友长期以来控制得非常标准,并非一定都过著一成不变的生活,而是归功于三者之间拿捏得宜。
相关文章:糖尿病|跟足指引饮食 覆诊仍不合格?5类人或应改变验血糖方法👇👇👇
以下由邱诠泰医师分享一位极端的病例,此病友初诊断时糖化血色素高达13%,虽然会不会得糖尿病很大一部分跟体质有关,但他一日三桶雪糕的夸张饮食习惯恐怕才是超高数值的主因,从邱医师个人的行医经验,此病患不可能单纯的靠饮食运动控制就达标,当下除了饮食卫生教育外,也开立简易药物治疗,追踪半年后,糖化血色素确实成功降到6点多,本来想帮他减药,病友这时却坦承,因为吃药引发不适,其实这6个月来根本没吃,但是他完全戒掉甜食、几乎不碰碳水化合物、并且每天慢跑10公里。
这个案例并非鼓吹进行极端的饮食控制或运动,只是再次强调饮食、运动的影响甚至不亚于药物(长期摄取太过低量的碳水化合物恐对健康有不利影响,合理而有上限的摄取才是良方),经过沟通,此病友同意接受轻量口服药物、也开始合理的摄取碳水化合物,血糖仍维持得很好。邱诠泰医师也强调,“只一味的依赖药物是没意义的,在毫无节制的饮食下,不论医师如何增加药物,结果仍总是令医病双方气馁。”
相关文章:糖尿病|不吃辛辣食物不喝浓茶咖啡 6大饮食原则正确选鞋免病变👇👇👇
血糖控制不稳定大、小血管病变找上门
血糖控制看整体表现,包含空腹血糖、饭后血糖、糖化血色素及血糖波动,如果只是平均数字达标,但血糖忽高忽低,对身体一样有危害。邱诠泰医师说明,长期控制不良时,容易造成大血管、小血管病变,前者如冠状动脉疾病、中风,后者影响一样深远,视网膜可能出血、剥离、导致失明,还会影响肾功能,甚至变差到须要洗肾,神经病变造成四肢末端感觉异常、如果连有伤口都不自知,加上伤口恶化,还可能被迫截肢。
▼6种超级食物有效控制糖尿病(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糖尿病】半杯豆蛋白质=1安士肉减慢糖吸收 6种超级食物降血糖
有研究发现亚洲人若想控制达标,饭后血糖特别重要。这是由于亚洲人体内胰岛细胞总量及分泌功能皆少于西方人,加上主食多以淀粉类为主,饭后血糖容易升高,胰岛素却供给不够,即使空腹血糖标准的病人,也可能出现饭后血糖偏高,导致平均表现无法达标。邱诠泰医师表示,建议饭后可以做一些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让血液中糖分可以顺利进入细胞中。也有一些降糖药物对饭后血糖较有帮助,例如硫醯基尿素类及非硫醯基尿素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餐前胰岛素、短效的肠泌素类似物…等等。只要病友想积极调整、改善,都可在回诊时询问医师,或至医疗中心,护理人员、营养师会针对个人给予更精准、详细的分析。“只要想改善,都一定会有很好的进步。”
【本文获“健康医疗网”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