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什么是糖胖症?医生建议体重减少5至7%减少死亡风险
第二型糖尿病友90%会合并肥胖,这种现象临床上称为“糖胖症”,根据外国研究发现,糖尿病结合肥胖,可能会增加7倍的死亡率;因此如何有效控糖又减重,是糖友相当关切的议题。
全球的肥胖人口比例已经达到40%。依据台湾国民健康署2013至2016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显示,成人过重及肥胖盛行率达45.4%,其中男性为53.4%,女性为38.3%,台湾人过重及肥胖盛行率相较于过往再度攀上新高。
▼糖尿病早期症状易忽略(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糖尿病|长期高血糖损害记忆力?血糖失控增加罹患阿兹海默症风险
6成糖尿病患体重过重
台湾振兴医院新陈代谢科兼营养治疗科主任蔡世泽表示,糖尿病的罹患率也与肥胖人口一样增加,近35年来,全球患有糖尿病的人数成长了将近4倍,其中以第2型糖尿病占多数。根据台湾健保资料库统计,从2018年至2022年因糖尿病就医的人数上升幅度达14%,估计全台有超过250万名糖尿病患,且发病年龄逐渐下降。
令人忧心的是,全台逾200万的糖尿病患中,高达9成5以上为第2型糖尿病,且并发肾病变及心衰竭的人数及比率逐年攀升,而心肾衰竭病患中,亦有近半合并有糖尿病。研究发现,糖尿病合并体重过重的病患,日后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当高。
什么是“糖胖症”?
糖胖症是什么?台湾台大医院内科部暨新陈代谢科主任王治元说明,糖尿病的英文是Diabetes 而肥胖的英文是Obesity,当两者结合后就成为Diabesity 也就是“糖胖症”。 简单来说,糖胖症指的就是身体质量指数(BMI) > 27以上,有肥胖或体重过重状况的糖尿病患者。
王治元强调,“糖胖症”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提出并刊登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主要是指因肥胖而导致糖尿病的一群人。直到1989年美国学者提出“死亡五重奏”的概念,认为此类患者临床症状伴随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及胰岛素阻抗,将它称为“X症候群”,也就是现今大家所熟知的“新陈代谢症候群”。
糖尿病3大饮食禁忌(按图👇👇👇)
相关文章:糖尿病症状丨吃多尿多糖尿病征兆?紧张压力大易中招!饮食3要点
目前台湾国健署针对代谢症候群判定标准为:
- 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围≧90cm(35吋)、女性腰围≧80cm(31吋)
- 血压偏高: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
- 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
- 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150mg/d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
以上五项组成因子,符合三项(含)以上即可判定为代谢症候群 。
体重过重竟是高血糖的祸首
依此定义,几乎所有糖胖症患者都有代谢症候群,因此糖胖症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蔡世泽强调,糖胖症真正隐忧在于,共病会比糖尿病患者多,且高血脂跟肥胖通常一定绑在一起,外加体重过重也容易造成“退化性关节炎”。而当所有不利因子绑在一起的时候,就会让患者的健康陷入危机。
对于糖胖症患者控制血糖、体重都一样重要,但偏偏控制体重对患者来说,极具挑战而且常常失败。王治元说,体重过重是造成糖胖症病患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控制体重要相当重要。过去外国研究显示,体重控制可以让患者生化指数回到正常数值。
尽管如此仍无法改变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及死亡率,王治元分析指出,对于过度肥胖的糖胖症患者,单靠运动饮食无法改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必须药物介入才有可能减少死亡的机率。
吃太多糖容易造成11种健康危机(点击下图看清!👇👇👇)
相关文章:甜点热量|20款糕点卡路里蛋挞排16心太软只第3 冠军1件=3碗饭
体重减少5~7%减少死亡风险
台湾国家卫生研究院副院长许惠恒也持同样的看法。他说,糖尿病与肥胖症就像难兄难弟,经常同时出现,强调“控糖”之外,还要减重。外国研究显示,若能将体重减少5~7%,不但可减少胰岛素阻抗,增加血糖稳定性,甚至可以减少血糖用药,减少死亡率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许惠恒认为,糖胖症病患要远离并发症、降低疾病带来的冲击,务必找回健康生活、定期追踪,适时接受药物治疗,才能为自己的健康把关。过去台湾内对于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考量,以“控糖”为主,而随著具有“保护器官”药物上市后,已朝向“共病共管”的治疗方式,依据病人的状况,选择最能解决病人问题的药物。
相关文章:糖尿病|胰岛素阻抗可致血脂异常 医盘点8症状留心眼睛周围浮肿👇👇👇
新一代药物不仅控糖也保护“器官”
过去降血糖药物考量点主要著重于:降血糖的能力、是否会造成低血糖以及是否会让体重增加。如今随著药物选择越来越多元。考量降血糖的能力外,还要考虑体重管理的能力,因此“减重”成为糖胖症治疗的很重要目标之一。
如果透过药物无法达到减重的过度肥胖的糖胖症患者,也可以借由减重手术可以大幅减轻体,让患者血糖趋近于正常,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日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研究发现,接受减重手术的患者死亡率可降至1%。
根据台湾中华民国糖尿病学会的建议,对于亚洲族群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重度肥胖者(BMI>37.5),可接受代谢性减重手术治疗。若合并中度肥胖(BMI 32.5~37.4)且已有良好的生活型态及药物治疗后血糖仍然无法改善者,建议也可以接受手术来改善健康。
延伸阅读:
【本文获“Heho健康”授权转载。】
“本文内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见,并不代表《香港01》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