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自闭儿不懂说话被误当智障 妈妈辞职全职照顾下学习跟上进度

撰文: 团子
出版:更新:

SEN 是指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孩子,他们很容易被人冠上负面标签,自闭症孩子经常被定型为:“不需要朋友”、“哑巴”或“智障”,而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孩子被评价为:“没礼貌”、“顽劣”或“有攻击性”等。当父母得悉孩子是SEN时,都会感到焦虑徬徨,无法接受,甚至埋怨“点解系我?”深怕孩子不能正常生活及没有前途!有些人更否认SEN存在的事实,断定孩子是顽劣,必须严加管教;另一些人却认为孩子长大后会好转,问题只会存在于孩子时期。
撰文:邝咏娴(家庭动力 婚姻及家庭治疗师 美国婚姻及家庭治疗协会临床院士 儿童游戏治疗训练)

无法确定SEN成因 部分孩子长大后会有改善

SEN的成因至今未有一致定论,但相信是与脑部发展及遗传基因有关。SEN孩子的脑部发展与正常孩子的脑部发展不一样,某些SEN孩子的脑部发展较一般孩子慢;但高功能的SEN孩子在某方面的脑部发展可能较一般孩子优胜。从生理角度看,他们是受脑部发展影响,所以不是顽皮,亦不是有心对抗,只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在情绪方面。的确有些SEN孩子长大后会有所改进,但仍会有某些征状,如不能专注、冲动、混乱或偏执等。

尽管父母能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况,但不代其他人亦能同样坦然接受。以下借用浩浩的故事,让大家更了解SEN 孩子常被误解之处。浩浩8岁有自闭、专注力不足 / 过渡活跃及对立反抗症,就读主流小学。

(PhotoAC)

SEN 孩子不抱有阶级观念

课堂时老师要求同学举手答问题,浩浩因受过渡活跃影响,有较多冲动行为,所以经常赶不及举手,便将答案叫出来。其他同学受他影响,也在座位上将答案叫出来。因此老师责罚浩浩,但没有责备其他同学。浩浩心有不甘,不服从老师的教导,还当众指责老师做法不妥及不公平,老师断定浩浩有心挑战权威及目无尊长。其实SEN 孩子不抱有阶级观念,当他不理解你要他完成这件事的原因,或认为别人做事不公平时,即使是长辈的说话他也不会听。他既不是有心挑战,更不是不尊重长辈,只是老师不懂运用合当的方法与他沟通。

因身边人不懂处理才出现行为问题

浩浩听到同学说粗口,觉得有趣便有样学样,他不太理解粗口的意义及别人如何看待粗口。同学告发给老师知道,老师没有与他谈论此事,便在班上问同学,听到浩浩说粗口的请举手。当时的环境令浩浩感觉自己处于被针对的状态中,导致情绪失控,将课室里的台櫈进倒,需要社工接走处理。在主流学校不是每一位老师都具备对SEN 相关的知识,在老师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容易触发SEN孩子的情绪,继而引发行为问题。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不是有意行为失控,只是因为身边人不懂处理,才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

在妈妈引导下情况改善

浩浩小时候已有明显的自闭征状,直至两岁仍只能说单字,与人没有眼神接触及不懂回应别人。他只对汽车感兴趣,遇事不遂意便大吵大哭,当时母亲极为担心,曾怀疑他发展迟缓。由于他主要由佣人照顾,佣人见他不懂说话及表达,误以为他是智障,终日放他在婴儿床上,不太理会。只在喂食时把他抱起,也不曾与他交流。母亲有见及此,决定辞退工作全职照顾浩浩,她参加不同的家长课程,又让浩浩接受训练。在母亲悉心照顾下,浩浩有很多进步,例如他能表达较长的说话,并且愿意与其他人接触,虽然说话的内容仍很混乱,未能真正表达内心的想法。但在母亲的引导下,他慢慢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增加了沟通的信心。现在他可与普通的孩子一起相处,在学习方面也能跟上进度。

(PhotoAC)

《本文获 家庭动力 Family Dynamics - We Care . We Connect- 授权转载》

【编按:文章题目为编辑所拟,原题为“SEN孩子不奇怪”】

邝咏娴 家庭动力婚姻及家庭治疗师、美国婚姻及家庭治疗协会临床院士

作者简介:邝咏娴女士 Sara Kwong(注册婚姻及家庭治疗师 美国婚姻及家庭治疗协会临床院士)(kwongs@familydynamics.com.hk)
笔者从事婚姻及家庭治疗. 主要负责家庭辅导、儿童游戏治疗、带领SEN 学生小组,主领有关管教的家长讲座及工作坊等。希望帮助学生及家长处理情绪及作出有效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