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教育|以“家长为本”教育望促进家长及儿童身心健康

撰文: 阿言
出版:更新:

教育局早前宣布向每间公营小学及直资小学发放一笔过20万元的家长教育津贴,透过学校支援家校合作、促进家长与学校的伙伴关系,以及推广家长教育。教育局以“家长为本”的方针,推动家长教育。
作者:卓王咏诗博士(Dr. Win Win @ Dr. PLAY)

《家长教育课程架构(小学)》包含四个核心范畴:

1.“认识儿童发展”
2.“促进儿童健康、愉快及均衡的发展”
3.“促进家长身心健康”
4.“促进家校合作与沟通”

家长教育栽培孩子成材

家长教育非常重要,是栽培孩子成材的基本元素。林志垠(2021)提到面对好奇心强的爱因斯坦,他的母亲从来没有敷衍他,而是陪伴他一起找出答案。她会与他共同阅读最喜欢的物理学相关书籍,结果爱因斯坦15岁就读完了勒内.笛卡儿(Rene Descartes)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欧几里得(Euclid)等优秀学者们的著作,精通其他孩子讨厌的物理、哲学、化学等领域。爱因斯坦母亲因材施教的教育哲学,最终教育出一个人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可见家长确认孩子兴趣的重要性,香港地方少竞争强,常听到父母说“赢在起跑线”,我们真的要从两岁开始催谷还是逐步引导他们发挥自己所喜欢的事情?

游戏师证书课程

很多学校希望善用这笔教育津贴,持续地培训家长。笔者早于八年前已设计了“康乐及游戏证书课程”,此课程以康乐及游戏证书课程为基础,希望将游戏教育及文化推广至每一个家庭。

课程特色是︰

1.了解参加者需要及身心灵发展
2.设计多元化的游戏活动
3.引入海外游戏及相关工具,建立本土化游戏及
4.建立参加者游戏资料库。

未来的教育并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以前以培养学习努力的教育为优先,但现在要培养的是学习能力,必须要有批判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正正能达到以上目的。(林志垠,2021)

课程包括分享休闲,娱乐和游戏的基本概念、戏理论:古典学派及现代学派、带领者的特质及技巧、并有备课及观课。由导师及参加者评论好坏,让参加者快速成长。

玩游戏温功课

课程其中一个特色是玩游戏温功课,相信这是家长及小朋友梦寐以求的温习方式。岩田拓真(2022)提到想透过“游戏化”的学习,培养出能自主学习的孩子,所有的“探究(热衷学习的态度)”都是始于孩子的“玩乐”。“游戏化”的学习或“学习”的游戏化必须费些心思,父母不能否定玩乐,因为要让学习的效果最大化,就必须以著迷于玩乐的心情为优先。

透过有系统及主题式的家长教育课程,发展校本家长教育资源,并建立正向家长教育的文化。

参考资料:
林志垠(2021)《犹太爸妈这样教:培育孩子的6大未来能力,打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善于合作的下一代》。台北市:商周出版。

岩田拓真(2022)《培养孩子未来关键实力的“探究型”游戏学习法》香港:万里机构出版有限公司。

原题为“一笔过家长教育津贴(小学)”,《本文获卓王咏诗博士(Dr. Win Win @ Dr. PLAY)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