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就是深圳人|10年增714万人 深圳为何是最强“人口收割机”
深圳是一座因改革开放而腾飞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移民城市,这是一座没有深圳人的城市,也是一座全都是深圳人的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
从1979年到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数量从31万增加到1756万人,增长约56倍,强劲的人口集聚力支撑深圳40年发展之路,让其从一个海边小渔村变成繁华大都市,并集聚了华为、腾讯、大疆等一大批本土成长起来的世界知名创新型企业。
人口红利创造经济奇迹
人口增加值一直被看作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数据。上周六(5月15日)公布的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常住人口总量达1756万人,相比于十年前(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新增了714万,增速高达68%。
由于深圳的人口增量占了广东省同期增量2171万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每3个流入广东的人,就有1个在深圳。另鉴于广东省的人口增量在全国亦位列第一,由此可判断,深圳也是全国人口增量最高的城市。
人口流向哪里,哪里的经济可能就会表现得更加抢眼。
经济与人口关系密不可分,格外充足的劳动力对深圳来说意味着强大的生产力和消费力,也因此,人口红利成为促进深圳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又继续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吸引更多人口涌入深圳。
资料显示,从1979年的1.96亿元(人民币.下同),到2020年的2.77万亿元,深圳的GDP足足涨了14000倍。1990至1999年是深圳GDP年均增速最高的期间,也是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时候:
1990 - 1999年:深圳平均每年GDP增速在15%以上,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长46.5万人。
2000 - 2009年:深圳平均每年GDP增速在13%以上,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9.4万人。
2011年 - 2019年:深圳平均每年GDP增速维持在8%以上,常住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9.7万人。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深圳人均GDP从606元增长至20.35万元并跃升为全国第一。此外,深圳在2018年GDP首次超过香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第一的城市,目前深圳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第五位。
“最青春”的城市
亮丽的经济数据可以看作城市综合实力的表现,也是深圳市民自豪感的来源。但说起对深圳的直观感觉,更多人给出的答案是“年轻”、“包容”和“创新”等等。
来自广东中山的90后女生嘉儿(化名)六年前从深圳大学毕业,其后进入深圳一间外企工作至今,在她眼里深圳是一座“很适合年轻人拼搏的城市”。同样是90后女生的许琪(化名)来自福建,本来是一名“港漂”,大学毕业后她曾在香港工作过三四年,但前年已回到内地发展,并选择深圳作为自己奋斗的地方。谈起对这座城市的印象,许琪同样觉得“年轻人很多”。
的确,1979年建市的深圳可以算是广东省一座“年轻”的城市,也是全省“最青春”的城市。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年龄结构来看,深圳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9.53%, 60岁及以上人口的占比仅为5.36%,比全省平均低6.9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低13.34个百分点。深圳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也只有3.22%。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时,表示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目前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13.5%。
但上述数据显示,深圳市远未触及老龄化“红线”,年轻人口依旧是深圳的核心力量。年轻也代表活力,许琪认为,深圳讲求高效率和快节奏,而追求摆脱束缚、崇尚平等和拼搏向上是这里的企业文化。“可以让你不停遇到新事物、新发展、新机会”,这座城市给许琪带来的新鲜感,也使她一直对身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
人才争夺战
“来了就是深圳人”是公认让外地人最暖心的一句标语,深圳因此被看作是全国对外来人口最包容的城市。2019年深圳市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年末深圳常住户籍人口约495万人,常住非户籍人口约849万人。
而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06.6万,而2010年的这一数字为179.0万,即10年间增加了327.6万,说明深圳的人口素质在稳步提升。
深圳能成为“最强人口收割机”,自然离不开在政策的探索与改革,关键更是其尊重和善待人才的态度。2015年,深圳开始执行《人才安居办法》,对落户大学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标准为本科6000元/人、硕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
翌年,深圳大幅提高了补贴标准,增加为本科15000元/人、硕士25000元/人、博士30000元/人。对人才落户也进一步放低了要求,纯学历型人才落户门槛放宽至大专及以上,对人才入户量不设指标数量上限。这种降低落户门槛叠加发放补贴的引才模式,后来更成为了全国各地引才策略的“范式”。
及至2017年,《深圳市积分入户办法(试行)》正式启动申请,其目的是在学历、技能等考量标准之外,为长期在深稳定就业和居住的非户籍人口打开一条新的入户通道——全日制大专学历可以加60分,全日制大专可加70分,非全日制本科可加80分。缴社保等方式,也有对应的分数。总分达到100分,便可申请落户。
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在解读深圳的人口数据时,曾引述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黄成的观点称,这种落户方式给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希望,不管拥有什么学历、技能,都有可能被深圳接纳。他指出,城市不能只欢迎高端人才,更要关注各个梯队、各个层次的劳动力,兼顾结构性的需求。
城市隐忧:房屋及教育资源
不过,深圳的城市面积只有约2000平方公里,仅为北京(约16400平方公里)的八分之一,上海(约6340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广州(约7430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但深圳1756万的常住人口已经直逼广州的1868万人口。
庞大的人口总量带来经济发展活力的同时,人口与社会资源配置、人口与自然资源开发的矛盾也在进一步加剧。因教育缺口巨大出现的“上学难”问题正是深圳其中一个隐忧。陆媒《第一财经》的报道曾指出,从小学生和学校数量变化来看,1979年到2019年的四十年间,深圳在校小学生人数已从4.7万增加到了106.9万,但深圳的小学仅由226间增加到340间。
另有数据显示,深圳多年来公办普通高中录取率一直在不到50%的低位徘徊,相对而言,该数据在北京大约为86%,上海和广州皆超过60%。2020年深圳共有9.33万人参加中考,约8.92万人符合报考条件,但公办普高学位仅约4万个,民办高中学位约1.5万个。
延伸阅读:【深圳特区40年】深圳楼价直迫香港 20年来升幅多达33倍
楼价高企也更是很多深圳“打工人”的焦虑根源。2001年到2021年的二十年间,深圳房价从3千/平方米到6万/平方米,但深圳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开始,涨幅就没再高过深圳房价涨幅。
城市之间的房价差距,让一线城市赚钱、返乡买房,成为了很多普通打工人的现实。嘉儿就是其中一人,尽管她一再感叹在深圳买房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她仍然愿意留在这座城市生活和工作,“可能退休了会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