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闻
娱乐
酒店优惠
国际
生活
科技
中国
体育
01深圳
经济
观点
健康
好食玩飞
女生
热话
艺文格物
社区
教育
更多
港闻
  • 社会新闻
  • 突发
  • 政情
  • 楼市租金
  • 侦查
  • 教育
  • 深度
  • 香港经济
  • 天气
娱乐
  • 即时娱乐
  • 电影
  • 众乐迷
  • 高清相片下载
酒店优惠
  • 东京酒店优惠
  • 深圳特价酒店
  • Trip.com优惠码
  • Agoda独家优惠
国际
  • 即时国际
  • 环球趣闻
  • 国际分析
  • 世界专题
  • 纪实影像
生活
  • 教煮
  • 亲子
  • 宠物
  • 教育职场
  • 好生活
  • 网购攻略
科技
  • 实用教学
  • 数码生活
  • 游戏动漫
  • 网科3.0
  • 摄影专区
中国
  • 即时中国
  • 大国小事
  • 北上广东
  • 艺文中国
  • 中国观察
  • 台湾新闻
体育
  • 即时体育
  • 跑步行山
  • Jumper
  • 武备志
  • 动感影像
01深圳
  • 深圳好去处
  • 深圳新闻
  • 深港发展
  • 人物专题
经济
  • 财经快讯
  • 投资理财
  • 地产楼市
  • 专题人访
观点
  • 社论
  • 全部
  • 01观点
  • 01论坛
  • 01专栏
健康
  • 健康Easy
  • 医师Easy
  • 医美Easy
好食玩飞
  • 食玩买
  • 旅游
  • 活动好去处
女生
  • 穿搭笔记
  • 美容手帐
  • 知性女生
  • 谈情说性
热话
  • 热爆话题
  • 开罐
  • 研数所
  • 影像热话
艺文格物
  • 一物
  • 艺文
  • 哲学
  • 第二身
  • 扭耳仔
  • 摄影界
社区
  • 社区专题
  • 18区新闻
  • 隐形香港
  • 纪实影像
教育
  • 中小学校园
  • 教育发展
  • DSE专区
  • 专上教育
  • 海外升学
  • 深造进修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繁 | 简
港闻娱乐酒店优惠国际生活科技中国体育01深圳经济观点健康好食玩飞女生热话艺文格物社区教育
新闻总览
港闻
娱乐
酒店优惠
国际
生活
科技
中国
体育
01深圳
经济
观点
健康
好食玩飞
女生
热话
艺文格物
社区
教育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香港01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2025
  1. 中国
  2. 中国观察

《中国制造2025》压倒西方的“傲慢与偏见”

撰文: 泉野
出版:2025-05-12 09:00更新:2025-05-12 09:00

十年前,中国推出“制造强国”战略的首个十年纲领——《中国制造2025》,为2015-2025年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谋划五大工程、九项战略与十大领域,旨在提升中国工业的制造能力,摆脱“世界工厂”的角色,从劳动密集型的“车间”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附加值更高的制造业强国。从2024年开始,随着《中国制造2025》验收成果的时间节点迫近,包括BBC、彭博社在内的欧美媒体开始密集关注,以往欧美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往往存在“傲慢与偏见”,对于《中国制造2025》明显有所变化,驱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无疑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十年取得的实打实成果。

BBC今年2月推出题为《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制造2025>如何让中国崛起》的报道,该报道坦言,中国政府2015年推出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2025》,现如今中国在许多技术领域成为主导,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推出了反击计划,但毫无疑问,一个拥有远大野心、雄厚资金和足够耐心的新高科技领导者已经崛起。该报道还详陈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领域、无人机、量子计算以及AI领域的快速崛起。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龚云丹评论说,“《中国制造2025》总体上非常成功,在许多行业,中国正在接近世界前沿,在一些行业甚至已经领先,电动汽车、5G、电池、太阳能,甚至现在的AI,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参与者。”

BBC针对“中国制造2025”所做的报道。(BBC截图)

彭博社2024年10月推出“彭博经济”和“彭博情报”针对中国13项关键技术的追踪结果,显示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板、石墨烯、高速铁路及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等五项技术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且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液化天然气船制造、生物科技等七个领域快速赶超。报道指出,在美国的关税政策、出口管制和金融制裁下,尽管中国在研发先进半导体制造工艺方面仍面临困难,“中国制造2025”仍很大程度取得进展。彭博经济和彭博情报直言,在高科技领域的主导权争夺中,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已经失败”,“如果美国想赢得这场战争,华盛顿需要跑得更快或更努力地绊倒中国。”但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所长亚当·波森认为,美国采取的举措都不会阻挡、甚至可能无法拖慢中国的崛起。

除BBC、彭博社之外,包括日经中文网、《纽约时报》、《联合早报》等亦围绕《中国制造2025》推出特稿。日经中文网认为中国制造2025基本实现,且美国制裁推出了这一目标的完成,日经同时提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中也有未达到的领域,比如半导体“核心基础零部件”的自给率距离目标依然遥远。《纽约时报》则解释了为何无法阻止“中国制造2025”走向成功,因为这一愿景的推动者不只是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人,这个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旨在更新如自动化、微芯片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工业领域,确立中国在其中的竞争力,推动这项计划的力量也来自基层,来着中国各地那些知道不现代化就会灭亡的企业和城市。

“中国制造2025”战略成为华府眼中钉。(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联合早报》则援引受访者观点认为,尽管顶着美国在科技、贸易和金融等多方遏制的重压,中国这个十年高科技计划仍取得初步成功,打破中国体制不利于创新的思维限制,也挑战了美国的科技霸权,让中国更有信心加码推动下个阶段的科技创新。此外受访学者亦预计,中国接着还会推出新的十年计划,但继续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以免再招美国猜疑。

以往欧美媒体在报道中国问题时往往存在明显的“傲慢与偏见”,尤其是对于新疆、西藏等议题的报道方面,但对于《中国制造2025》明显有所变化,驱动这一变化的因素无疑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十年取得的实打实成果。可以说,《中国制造2025》既讲好了中国故事,也压倒了欧美主流媒体一直以来的“傲慢与偏见”。靠的是什么?不是掉入“民主与专制”的陷阱,而是以结果和实践说话。

但《中国制造2025》压倒“傲慢与偏见”并不等于消除。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今年3月推出《十年跃迁:美国各界评估“中国制造2025”的文献总结及“制造强国”的未来展望》智库报告,该报告通过透视美国各界评估“中国制造2025”的深层心理发现,美国对于“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以及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有着复杂心理,一方面,美国充分认可中国制造业近十年取得的进步,但是这其中也夹杂着自身制造业受到中国快速发展的威胁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美国认为虽然中国制造业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中国制造业在长期内并不能超越美国,“美国赢、中国输”是一条很难打破的真理。美国现任国务卿卢比奥在《中国制造的世界》中也提到,“中国以出口和制造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取得了足够的成功,推动中国来到了技术前沿,但从长远来看,其成功程度还不足以帮助中国克服自身的结构性问题。”

“中国制造2025”美国评估引用文献汇总。(人大重阳)

不管是被压倒的“傲慢与偏见”,还是恐惧心理之外依然固守的“傲慢”,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也很难短期内消除,中国要做的,就是根据既定规划脚踏实地往前走,当中国成长为制造业强国,“傲慢与偏见”自然会消解,中国的软实力尤其是舆论引导力,也自然会随着硬实力的提升而发生质变。《中国制造2025》是如此,接下来还要接着走下去的《中国制造2035》也是如此。

以中国制造2025为参考 中国何以应对特朗普关税战中国制造2025・三︱面对特朗普卷土重来 中国需做好全面应对中国制造2025・二︱“美国赢,中国输”是很难打破的真理?中国制造2025・一︱美国高密度关注 有认可有差距《中国制造2025》走完第一步,接下来怎么走?BBC《中国制造2025》罕见赞中国体制 遭内地网民嘲“绣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