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心态能否促进文化交流?香港人穿异国服的原因

撰文: Timothy
出版:更新:

香港人去旅行,总会心痒痒想试穿当地传统服饰,为了“呃like”还是体验?游客心态个个有,争在能否在旅行放松之余,也能对别国文化多了解一点。但了解异国服装文化之余,你又有想过要了解本地的长衫、旗袍、马褂文化吗?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从头到脚的和服体验,让Michelle对日本文化有更深刻的体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Michelle – 摄影记者

两年前去日本东京时有在浅草穿过和服,觉得服装的布料、图案又吸引,选择又多,所以想借旅行时离开熟悉城市之际,多作一点新鲜不同的尝试和体验。比起单纯的吃喝玩乐,试穿别国传统服饰其实也是了解当地的渠道。我们常说衣食住行是民生必需,自然也是构成一国文化的基本。在当地人替我逐层穿上和服时,看着她把层层布料穿在己身时,那些程序、她帮我束衣的力度,仿佛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是种跨越语言障碍的沟通。过程中我亦会听他们讲讲有关服装背后的意义和文化,感觉更深刻。

反而在香港,除了中学那时的天蓝色旗袍校裙,因为工作需要到处走动的关系,我都习惯穿休闲、耐穿的衣服,却没有穿过其他传统中国服饰。除了在旅游上推广,让外国人认识或试穿,我认为设计师应该针对本地人的日常生活模式去活化那些感觉庄重、似乎只限隆种场合而穿的传统服饰,保留部分特色剪裁后,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提高中国服装的可穿行,让它们不再只是长放衣橱里只供鉴赏的衣物。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Alice曾经试穿传统印尼蜡染布(Batik)服饰,是比较少港人试过的体验。(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Alice – 公关及市场主任

去旅行时总喜欢试穿别国的传统服装,尤其与家人、朋友一起去的时候,感觉特别有纪念价值,去日本、韩国和印尼时都有试穿当地服饰,然后拍照留念。其实穿之前也没有特意去寻找那些衣服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有时候可能是因为旅行团有这样一个观光环节,有时候可能只是纯粹的好奇,但衣服穿上身时还是会有着对历史意义的尊重。

其实小时候我也曾经穿过旗袍、棉袄等中国服,只是长大了,感觉除了结婚当新娘要换裙褂之外,也没有什么场合或机会可穿。加上穿旗袍很讲究女性身材,我就不自曝其短了(笑)。其实中国服饰的优胜之处在于剪裁和工艺,在现代时装设计中借用传统服装版型,中西合璧或许能创造潮流;中国首饰如婚礼常见的金猪牌子、龙凤镯等也是特色,保留匠工,化繁复设计为简,也许也是一个办法。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Grace – 人力资源主任

那次去京都旅行的时候,刚好整个风气都很流行到日本穿和服,加上当地的街道环境和气氛都会让你很想试,所以就租了和服来体验和拍照。其实现在回想起来,也只是单纯的游客活动,没什么特别意义(笑)。我甚至连和服怎么穿、左襟右搭和右襟左搭的分别是什么也不清楚。但我总觉得,在日本穿和服非常自然,别人也不会向你投以奇异目光;不像在香港,没有什么节日、环境或场合能让你自然地穿旗袍。

如果想让我们的传统服饰复兴,首先要在本地引起潮流,或者在设计上加以改造。总感觉用中国风的单品混搭现代时装很美,只是这些造型好像只适合外国人;而传统旗袍很“虾人着”,肥一点或太瘦的女生穿起来都会感觉不对,可能要靠设计师的创意去加以改动才行呢。

更多翻新传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