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幻术】挑战政治禁忌 台湾电影新尝试(上)

撰文: 外部来稿(国际)
出版:更新:

过去一个多月,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在华人社群中热播,加上近期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多项肯定的《沦落人》、《翠丝》,证明了记录真实社会、贴近社会脉络的影视作品,在两岸三地不仅享有口碑,也一样能创造商业价值,并在社会掀起讨论。对此,《香港01》从政治、社会写实剧、纪录片等面向探究以现实社会为题材的作品,看两岸三地影视产业工作者如何将社会元素带入作品中,又如何将作品带出给社会。于2019年5月3日在台上映的《幻术》,无限逼近禁忌地挑战近代政治题材,首周票房冲上第四名,或许可以为台湾乃至两岸三地电影类型,开创一片新的愿景。

《幻术》从李登辉开始回溯台湾这50年来的政治发展,包括了美国与中华民国断交、民选总统、台湾省的存废到民选总统,最后延伸到319这天的惊天枪声,让观众能够用不同的角度思考319的面相。(官方Facebook)

号称集15年调查研究之大成、台湾第一部以“真名”演出现代政治人物的电影──《幻术》,将2004年轰动台湾朝野社会的“319枪击案”搬上电影院,让台湾前总统李登辉、陈水扁、前副总统连战与前省长宋楚瑜等人物在大银幕粉墨登场!

究竟,《幻术》将会是台湾电影的里程碑,又或著成为“台湾果然拍不了政治电影”的最新脚注?

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快餐教父”苏敬轼
《幻术》是第一部植入真名真姓的台湾电影,这样的创举在过去是无法看到的,这个做法不只反映了团队想要了解、还原事件的决心,也只有在这样开放、愿意沟通的社会风气下,才能有这样实验性的作品出现。(官方Facebook)

曾任美国饮食巨企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 Inc)董事会副主席的苏敬轼,在记者会上表示,拍摄一部台湾政治电影一直是他的梦想,因为“台湾明明这么热衷政治,却没有一部政治电影,太奇怪了!”

直到苏敬轼2015年退休、2016年陆续卸下公司职位后,才真正有时间投入梦想。

既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319枪击案”因此成为首选。

2004年台湾总统大选前夕,正在台南与搭档吕秀莲扫街的前台湾总统陈水扁,在车队之上遭到枪击,震惊社会,一时人心浮动。当然,也集结了民进党支持者焦虑的内心。

隔日的投票大选结果出来,陈水扁、吕秀莲搭档击败了在民调中保持领先的连战、宋楚瑜搭档,不但成功连任,也逼得连宋提出“选举无效之诉”,甚至也是陈水扁执政后期“红衫军事件”的远因之一,影响台湾社会深远。(编按:红衫军事件,指涉台湾社会“反扁”势力的一系列行动。)

当时,许多人质疑陈水扁“造假”枪击事件以赢得总统大选,但根据美籍华裔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以及三名美国刑事和弹道专家的报告,均确认陈水扁身上枪伤是“真”且是“新伤”,并极大可能是远距离射击。

窦智孔在剧中饰演宋楚瑜。(费思兔文化娱乐)

其中一名专家在当时的记者会现场,因不断受台湾记者追问,几乎动气道:“我不认为有人会愚蠢到请人在自己肚子上打一枪。”排除自导自演的可能性。

同时间,警方最后也认定是台南居民陈义雄一人所为。然而,陈义雄却在犯案后“溺毙”,且有许多证人在日后翻供,因此引起不小的质疑声浪。

而台湾电影《幻术》所要呈现的,正是隐藏在大量法院报告、警方报告、鉴识报告(全文已在网络公开)后面的“动机”与“过程”。

悲情的台湾、悲情的政治,《悲情城市》

长期以来,台湾对于描写政治题材的影视作品就不多,商业片更是凤毛麟角。其中最知名的,便是侯孝贤导演在1989年以“二二八事件”为背景拍摄的《悲情城市》。

二二八事件:1947年2月27日,台湾政府查缉私烟时,不当使用公权力造成民众死伤。次(28)日,有些民众上街抗议,后演变大规模反抗政府与攻占官署的行动,而国民党政府眼见台湾社会失去掌控,便派遣军队大规模镇压。
台湾历史事件
1989年,梁朝伟与台湾电影大师侯孝贤合作《悲情城市》。(截取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1989年,距离台湾本岛“解严”才两年(金门、马祖甚至尚未解严),解除报禁才一年,而党禁则是当年才解除,甚至专门用来镇压异己的《惩治叛乱条例》、《刑法一百条》等也都仍然健在,可以说台湾尚未实质脱离高压独裁统治。

面对如此困局,制片商与导演巧妙施展了“幻术”。

《悲情城市》在台湾上映前,先行参与意大利威尼斯影展,并荣获最佳影片“金狮奖”,透过这类的造势与宣传,刻意淡化影片内容的政治元素,加上导演侯孝贤曾说:“为了政治来看电影太无聊了!”。这一切,可说是为了成功突围,煞费苦心。

《超级大国民》剧情描写“白色恐怖”受难者的经历,侧写出时代的背景。(台湾电影中心)

《超级大国民》聚焦白色恐怖

另外,还有部题材更为敏感、1995年台湾上映,以“白色恐怖”受难者为故事轴线的电影──《超级大国民》。

尽管当时的台湾朝野社会,已从专制政权走出,虽说逐渐开放,但仍未经首次总统直选(1996年),也就是人民未能直接投票选出总统,还称不上是一个西式民主政治体制的社会,甚至在同一年,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也才首次公开为“二二八事件”道歉。

因此,聚焦于“二二八事件”以后、“白色恐怖时期”的电影《超级大国民》要在台湾上映,仍然相当被人注目。毕竟,“自我审查”的习惯还没那么容易就淡化。

台湾白色恐怖时期:指国民党政府借由特别刑法充当整肃异己的工具,在台湾各地滥捕、滥杀、刑求殴打及没收财产,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狱、伤残。
台湾历史事件
香港电影《黑金》 揭露台湾1990年代波谲云诡的民主乱象。(截取网络)

台湾政治“成”了香港电影

不过,上述两部片的主角与剧情都是描写“受政治影响的社会民众”,并不是“影响政治的头面人物”。如要说到实际描写台湾政治人物与政治运作的剧情,反而要去到香港去找寻。

1997年,由香港导演麦当杰制作的电影《黑金》,更产生了著名台词:“一个工程十亿先拿走五亿,接下来发包两转三转四五六七八转,再追加三五亿预算,起码拿掉七亿!”

同样以319枪击案为背景,但却由香港片商抢先拍摄。(截取网络)

一语道破影射台湾1990年代地方政坛、工程业者、黑道等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缠绕关系,甚至差点在台湾被禁演,改名《情义之西西里岛》方能成功上映。

而同样以319枪击案为背景的香港电影《弹道》,在台湾拍摄与宣传时都异常低调,在台湾上映时也同样被改名为《江湖情》,还强调本片情节如有雷同,纯属虚构。

也就是说,即便台湾已然是个西方式的民主社会,但对于政治性质的电影仍有所保留及“自我审查”的风气,否则台湾政治场域发生这么多的“游戏手法”题材,不至于都成了其他制片商的素材。(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