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救心机】本为非医护人士而设 港人少认识不敢用

撰文: 邱靖汶
出版:更新:

医学界相信越早为突发心脏停顿人士做心外压(CPR)及去颤电击,越可提升患者存活率。近年不少公众场所已经设置“自动心脏除颤器”(AED),让非医护人士可以运作简单的仪器拯救生命。有急症专科医生指出,港人对心脏停顿及AED的认知,较亚洲其他主要地区落后,而随着人口老化,有必要加强教育及培训,应对突发情况。

香港的“院外突发性心脏停顿”存活率只得2.3%,平均每44个发病者中只有一人可逃出鬼门关。(资料图片)

对于因突发心律不正而心跳停顿的病人,AED是他们的救心法宝,仪器操作简单,设计予未曾接受专业医护训练人士使用。多个医学组织指出,若伤病者在病发后的一分钟内获AED急救,存活率可高达90%,每延后一分钟,机率递减7至10%。

在公众场所的AED又有“救心傻瓜机”绰号,由圣约翰救伤队借出的AED模拟器,一打开仪器便有广东话语音指示使用者使用程序,包括贴上电极片的位置、分析心律期间勿触碰伤者、按下电击掣及施行心肺复苏法等。团体亦有教授AED证书课程,课时包括笔试及评核仅四小时。

圣约翰救伤队有授AED证书课程,包括笔试及去颤法评核,课时四小时。(资料图片)
康文署AED机备有图示使用说明,浅白指导使用方法。(资料图片)
香港大学近年一项本地调查发现,仅12%受访者曾接受AED训练。(洪业铭摄)

停心表症:无呼吸无痛感

心肺复苏委员会会长、急症科医生萧粤中指港人对心脏停顿缺乏认识,甚至会与抽搐及痫症混淆。他提醒凡发现有人不省人事(如被握捏肩膊而未现痛感)并且没有呼吸,便可判断为心脏停顿,报案后应尽快为伤病者施予心外压及电击。

急症科医生萧粤中认为香港人口与AED机比率低,及港人缺乏急救教育,都是“院外心脏停顿”存活率偏低的原因。(顾嘉敏摄)
部分日本的自动售卖机配备AED,以备不时之需。(网上图片)
港人热门旅游点东京,中央车站一带有多部AED机候命,更有地图让市民找救心机。(AEDM.JP 截图)

日本汽水机设AED 海外中小学生已识用

本港每年录得5,000至6,000宗“院外突发性心脏停顿”个案,但存活率只有2.3%,较日本(5.2%)及台湾(4.6%)等地低,萧粤中认为低存活率跟AED数量不足以及市民急救意识薄弱有关。由于香港无中央系统登记AED的数量及位置,萧粤中评估全港人口与AED数量的比例只有日本的三分之一,指出日本部分自动贩卖机和便利店已设AED;新加坡则在部分的士及组屋地下大堂添置AED。

“在亚洲包括台湾、日本及新加坡,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自小把AED急救要诀渗入教育,他日需要使用时会有一定的信心。这方面香港是有所缺乏,尽管成人在课程学过,但经过几个月已经忘记了。”萧认为社会应尽快加强教育及添置AED机,以应对香港人口老化带来的挑战。

01侦查系列报道:

【AED救心机无人用】康文署场地半年5猝死 目击者:识用职员放假

【AED救心机】本为非医护人士而设 港人少认识不敢用

【AED救心机】康文职员忧“电错心”变被告 斥署方无支援

在英国,有团体到小学教导学生AED原理与操作。(Coventry Community Responders图片)
“01侦查”报料请致电或WhatsApp:6511 0101 / 电邮:hk01@hk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