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港人不懂用心脏去颤器 院外心脏停顿存活率2.3%低绝亚洲
救人如救火,突发性心脏骤停可以在短时间内夺命,若及时急救及使用自动体外心脏去颤器(AED),可大大提高存活机会。不过,港大医学院急症医学部去年进行社区调查,发现只有2成市民曾接受急救训练及12%曾接受AED应用训练。负责研究的急症医学部临床副教授梁令邦指,港人急救知识水平比其他地区低,对AED认识也明显不足,“其实所有心脏停顿人士,都应使用AED。虽然AED只对心室颤动患者有效,但如果第一步都唔做,就不能分析,永远唔知其实有无用。”
院外心脏骤停活率只有2.3%
多种原因可以令心脏突然停顿,例如冠心病或心房颤动。本港每年录得5,000至6,000宗医院外突发性心脏骤停个案。2013/12年度数据显示,港医院外突发性心脏骤停个案存活率只有2.3%,即每44宗个案,只有1人可以存活至出院。
有关存活率比起其他亚洲地区都要低,例如日本5.2%、韩国8.5%、新加坡2.5%、泰国4.2%及台湾4.6%。院外心脏骤停者在救护车抵达前,若没有接受任何急救,生存率每分钟降7%至10%。
街访发现仅22%曾接受急救训练
低存活率与港人急救知识可能有关。港大最新调查于去年11月至12月期间,在本港6个行人流量高的地点进行,以面谈及访问形式访问了401名16岁以上市民,结果显示只有22%曾接受急救训练,另外12%曾接受急救及AED应用训练。面对紧急事故,高达97%受访者表示愿意报警,但只有21%受访者表示愿意施行心肺复苏术(CPR),仅18%愿意使用AED。
梁令邦指,AED及CPR都是急救中非常重要程序。AED操作简单,可以自动探测患者心跳频率,分析患者是否需要电击。港大医学院急症医学部早前亦引入按压式心肺复苏术,比传统心肺复苏法少了人工呼吸环节,令初学者都能轻易掌握。他认为本港现时当务之急是增进大众急救知识,否则在公共场所加设AED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