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罐头鱼全含重金属及高钠?专家3大建议教精明食罐头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再度反弹,超市内再现抢货现象,大米及厕纸等必需品加押限购令,罐头食品同样成为抢手货,罐头吞拿鱼、沙甸鱼及豆豉鲮鱼等无一幸免。消委会刚发表罐头鱼的调查结果,发现全部样本含有金属污染物,如砒霜、水银、镉和铅,长期摄入可致神经和心血管等疾病,但未提及进食多少为超标。不单是罐头鱼,其他罐头食品亦经常被提及多吃会有损健康,然而营养学家却认为即使每天进食适量的罐头食品,其实不妨碍健康。
消委会对46款罐头鱼的调查结果,强调全部样本含金属污染物,三角唛及金龙牌沙甸鱼镉超标,消委会指摄取过量镉可致肾脏中毒。另有9成吞拿鱼罐头样本验出甲基汞,如大量摄取,可影响胎儿及婴幼儿智力发展。另一方面,消委会指所有罐头鱼样本含丰富蛋白质,其中罐头鲮鱼样本的平均钙含量属最高。坏处是全部鲮鱼样本属高钠食物,由于罐头鱼中会加入酱料烹调,提醒消费者不应过量进食,免增加患高血压、中风或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按图有消委会测试46款罐头鱼的全部样本,多为超市中最常见的款式,亦不乏大众喜欢的品牌︰
简单方便的贮粮,可让你随时随地获得饱足的罐头食品,常有的观念是罐头食物不健康、不新鲜、少营养及多添加剂等想法。首先,了解一下罐头食品的坏处,较多人知道罐头食品的钠含量高,例如罐头汤、酱汁、豆类等等。过度吸取钠,会引起腹胀和水肿。世界卫生组织及美国心脏协会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取不高于2300毫克钠=1茶匙盐5克。
另外,罐头本身含有BPA(Bisphenol A,即双酚A),这种化学物质会影响体内某些激素,可能会增加高血压及患癌风险。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于2008年出版关于BPA的摄取上限规定,约每日上限是每公斤体重为50毫克的BPA。但不少专家表示,这些建议过时,应该要更低。一些动物研究发现,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低于1毫克,甚至2微克的剂量也可能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在2014年,FDA表示按300多项关于BPA研究的综述,目前BPA的摄取上限暂不需要改变,因食物而异BPA值也不同。
按图了解BPA对人体有何害处:
2016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只吃一种罐头食品的人与没有食用罐头食品相比,尿中BPA浓度增加了24%,两罐或以上的食物使BPA浓度增加了54%。目前,BPA在罐头食品中仍然普遍存在,在2016年美国的报告发现三个罐头食物中有两罐含有BPA。因此,购买新鲜或冷冻的水果和蔬菜,避免罐装及加工食品,从而降低吸取BPA。
罐头食品简单、方便及实惠,是否完全不可能进食或影响健康?纽约营养学家Karen Ansel有另外的观点,提议大家食用罐头佞品时也可较安心。
按图了解营养学家的讲法及食用罐头建议:
资料来源:Women's Health / 消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