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经管|香港成为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的机遇与策略

撰文: 01论坛
出版:更新:

撰文:邓希炜

引言

全球供应链的结构一直在改变,原因在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经济政策变化、科技进步以及最近的国内和全球地缘政治因素。管理全球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上游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中游的制造生产,以及下游提供给消费者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供应链中各方之间的物流、资金流和资讯流必须加以有效协调。美国斯坦福大学举世闻名的全球供应链专家李效良(2004)在其经典论文《三 A 供应链》(The Triple-A Supply Chain) 中扼要指出,理想的供应链应能灵活应对短期冲击,适应中期变化,并通过激励机制使所有伙伴的利益保持一致。

历史上,香港一直是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贸易枢纽。然而,近20年来,此一地位因3个原因而备受挑战。首先,亚洲各地货运港口的显著发展,特别是毗邻香港的国内城市的港口,使香港在处理海上贸易方面的角色逐渐减弱。这种变化是值得注意的,因为香港的出口有 99%来自世界各地生产商的转口。

其次,跨境电子商贸的兴起使商品不再必需通过传统的贸易中介,削弱了香港作为全球贸易中介的重要性。

第三,由于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2020-2023 年)和全球地缘政治局势愈趋紧张,全球供应链受到重大挑战。为应对大国日益擡头的保护主义政策,其中以内向型产业政策为特征,世界各地的公司,包括总部设于中国的公司,开始采用“中国+N”策略,将其生产互联网加以扩充套件和多元化,而不再局限于中国。特朗普和拜登主政期间,都曾提出制造生产回归美国的政策,而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则务求增强在半导体和矿物等关键领域的自给自足能力。在亚洲,印度政府正在实施各种计划,以期在半导体产业中平衡本地制造和外企直接投资。印度尼西亚则蓄势待发,以创建国家级电动车和电池生产枢纽,并拟向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以保护该国小型企业。

上述持续演变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形势,意味着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将在推动亚洲工业和供应链发展方面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许多国内企业不再通过香港出口,而转为在其他国家进行半制成品加工,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等主要市场。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规避那些针对中国直接出口的关税,亦有利于其缓和国内业务因市场过度竞争导致利润率萎缩的挑战。在这些形势变化中,香港应该寻求崭新机遇,重新定义其作为综合国际商业兼供应链枢纽的策略性定位。

鉴于机遇与挑战并存,可供香港考虑的三大变革方向胪列如下。

一、香港需要重新定义其国际中心地位。继续在传统意义上,自我定位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桥梁,既已不易站得住脚,也难免风险日增。反而在当今的多极世界之中,香港有必要成为国家与新兴经济体(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发展中地区)之间的门户。

二、为了巩固其作为国际贸易、金融和跨国企业总部中心的地位,香港应该识别其在区域供应链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同时利用其金融实力来支持新的经济活动。策略焦点之一系于上游和下游的经济活动,参与亚洲制造业的区域供应链。较为突出的上游活动包括陆上和海上的贸易融资和物流管理,有关详情将在下一节探讨。

三、香港在适应长期升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全球供应链的持续区域化和碎片化之余,理应策略性地识别新全球化趋势衍生的新机遇。香港可以担当的一大角色,是作为专业服务和金融枢纽,设立出口平台和开拓海外市场,以支援国内企业“走出去”;这正是“中国 +N”在全球南方(尤其是东南亚、东欧和拉丁美洲) 生产扩充套件的一部分。 香港的银行、咨询、会计、法律和认证界别则应致力促进国内中型企业的合法和可持续对外直接投资。

供应链管理的“微笑曲线”

微笑曲线理论描述生产链的一个常见特征:经济活动的上游和下游阶段,其附加值对销售比 率 ( 或盈利能力) 通常高于中游阶段。譬如,研发等上游活动就较生产和分销阶段提供更高的附加值。以手机生产为例,研发阶段显著提高盈利能力,而中游生产阶段的贡献则相对较少。反观下游活动,包括零售、营销和手机应用程式的开发,又提供更多创造利润的机会。。

在21世纪,国际贸易不仅仅在于将商品从一个国家运送到另一个国家,还包括保险、贸易融 资、银行和风险管理等多种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香港历来享有竞争优势的领域。这个城市拥有大量具备国际经验的人才,众多擅长提供一流专业服务的公司,以满足国际贸易不断变 化的需求。

香港需要致力开发聚焦工业和价值链高阶部分的新经济模式,从而更好地整合商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香港的金融系统高度透明且监管严格,提供了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显著优势。 一国两制框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供应链管理新兴枢纽的地位。同时,随着全球供应链持续混乱和碎片化,香港必须提高其韧性和风险管理能力。可行方向之一是扩大保险界别的一般业务,例如为在海外扩充套件业务的本地和外资企业,提供气候相关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服务。

香港作为供应链管理中心的竞争优势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香港的竞争优势见于以下三个关键范畴。

一 、设有强大且稳定的金融系统,为企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

凭借稳健的监管框架和可观的金融服务往绩,香港是贸易融资和跨境支付的首选之地。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寻求发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并与阿联酋、泰国和中国内地的中央银行合作,进行CBDC跨境支付来推动金融现代化。香港各大银行正在使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来为数字担保,以及贸易、供应链和跨境融资的框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二、具备全面的专业服务生态圈。

企业和投资者依赖各种贸易和管理服务,来断定香港是否足以充当供应链运营的策略基地。香港因一向恪守国际法律和商业标准,而成为国际仲裁、贸易合规和标准认证的首选之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处理大量国际案件,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亚洲区内贸易仲裁重要枢纽的地位。此外,香港有超过900家专业机构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提供全球认可的认证服务,而专业标准化和认证仍是香港的独特优势。

三、友善的营商环境和享誉全球的教育制度,确保人才供应稳定。

要构建强大的专业服务界别,务必在培养和吸引人才方面努力不懈,这是香港高等教育机构和地区总部不断致力改进的重点(【图1】)。虽然金融、商业和法律的专业人才在世界各地比比皆是,但精通多种语言、能够适应多元文化环境、具有国际历练和环球事业发展经验的专业人才却甚为罕见。香港着力推行全人教育,突显出其劳动人口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再者,其侧重培养多元能力的教育理念,也反映出这座城市在全球贸易变局中保持竞争优势的策略方针。

将香港发展成为跨国供应链管理中心的更多细节

尽管欧美市场对中国内地出口和香港转口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但仍是中国出产商品的主要外销市场。虽然东盟分别是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要和第二大直接出口目的地,且其中产阶层人口预计将超过 4 亿,但该地区不少公司将高度工业化的东盟经济体视为中国投入和服务与欧美制成品消费之间的“联络人”,欧美两者合共占全球消费量的一半以上。香港企业和政府当局 都应该抓紧这一全球贸易“改道”的良机。

利用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全球投入产出表,Tang 、Yan 与 Zheng(2024)发现,尽管由于美国对 60%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中国对美国的直接出口总量有所下降,但来自中国对美国的国内附加值出口(DVAX)却持续上升(【图2】)。具体而言, 2022年,中国对美国的 DVAX ,其中约 24%通过墨西哥、越南、韩国等第三国进行。

在不断演变的全球供应链格局中,中国在供应关键产品方面的主导地位——如新能源汽车、锂、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电子产品和基础设施项目——为其他地区发展制造中心提供了机会。近期例子之一,就是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宣布在香港科学园设立科技创新研发中心。随着中国企业策略性地在全球扩充套件业务,香港借助在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方面的竞争优势,具备发展成为一流供应链管理枢纽的潜力。这座城市特别具备提供周全专业服务的能力,足以支持有意拓展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

香港贸易发展局在2023年第三季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计划“走出去”的内地企业显著增加。接近90%受访企业表示有意在3年内扩充套件国际业务,当中有62.1%计划利用香港的专业服务,突显出本地服务业需求正不断增长。

同一道理,以香港为基地的企业也可以为内地招徕外国投资,并促进内地资金的对外投资。除了金融服务外,本港的法律服务、风险管理和会计界的专业人士可为内地和外国公司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

通过在香港创建管理跨国供应链流程的基地,企业能有效地远端监督生产过程。香港的优势涵盖简单的税制、友好的营商环境、高效透明的市场和符合国际标准的法规。这些优势足以定位香港为国际市场与中国之间的独特桥梁。因此,对于锐意寻求设立地区总部并最佳化其供应链管理运营的内地生产公司来说,香港无疑是别具吸引力的选址。

参考文献
1. Lee, Hau (2004). “The Triple-A Supply Chai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 Tang, H., Yan Y., and Zheng X. (2024). “Trade Rerouting under the US-China Trade War”, HKU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在1月9日释出《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20255》,探讨香港经济领域各个层面面对的挑战并提出政策建议,涵盖财政韧性、股票市场动态、强积金制度、住房问题,以及香港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人工智能的发展等等,香港01获授权刊登。本文作者邓希炜是港大经管学院副院长(对外事务)、香港经济及商业策略研究所副总监及冯国经冯国纶基金经济学教授。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发表《香港经济政策绿皮书》,就财政赤字、住屋问题、股市以及强积金等方面作深入探讨。(黄文琪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