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招股书揭炒卖物业粉饰业绩 市民又可靠甚么对冲租金?
本地知名餐饮连锁企业太兴集团(6811)将于周二(6月4日)截止招股,反应未见热烈,一方面可能与市场气氛在贸战冲击下转趋审慎有关;另一方面,过去一年本地饮食股确实表现参差。截至上周五(5月31日),翠华(1314)一年累跌36%,大快活(0052)跌12.5%,龙皇(8493)跌35%;即使是表现稍好的大家乐(0341)和稻香(0573),亦仅升0.2%和5.8%。
租金占饮食业成本渐增 蚕食利润情况显著
不过,与太兴同样走港式茶餐厅路线,并早在2012年年底上市的翠华,上市至今的表现亦相当“走样”。以招股价2.27元计,一年后虽炒高至5.6元,回报逾倍,但其后即见顶反复下跌。以周一(6月3日)即市价格0.67元计算,其市值与历史高位相比仅余十分之一,或相当于招股价大约三成。
根据翠华控股2018年的年报,声称经营压力源自销售及配送开支、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增加,包括食材、租金及劳工成本大幅上升,纯利率进一步由2017年的4.9%跌至2018年的4.4%。
但是如果观察独立核数师报告,翠华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损益表,2018年度的收益18.4亿元,较2017年的18.5亿元大致保持平稳。若再仔细分析其各项成本开支,其实不论是已售存货成本、员工成本、折旧及摊销、燃料及公用事业开支、其他营运开支等,均有所削减或保持平稳。对翠华真正构成经营成本压力的,其实主要是两项,分别是“销售及配送开支”和“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前者由3,076万增至4,176万,后者则由3.15亿增至3.39亿,租金蚕食利润的情况甚为明显,除税前溢利由2017年度的1.28亿,跌至2018年度的1.07亿,跌幅高达16.6%。
至于即将上市的太兴集团,其招股书虽然显示近年溢利持续增加,由2016财年的1.97亿,增至2017财年的2.10亿和2018财年的3.05亿。但2018财年的利益还包括1.63亿元出售物业所赚的非经常性利润,如果扣除这一笔,太兴集团在2018财年的溢利仅1.42亿元,赚钱其实比2016财年更少。
再仔细观察各细项数字,近年占收益百分比持续增加的成本类别,共有两项,分别是“员工成本”以及“租金及相关开支”。前者由2016财年的7.4亿元增加至2018财年的10.3亿元,占收益比例亦由29.6%增至33.1%;后者则由2016财年的3.45亿元增至2018财年的4.54亿元,占收益比例由13.7%增至14.5%。
有钱有资产者可“对冲”风险成本 但社会基层又能向谁呼号?
从上述数据分析可见,不论是太兴还是翠华,现时香港饮食业的处境可谓“得个做字”,收入不易大幅提高,但同时香港的租金及人力成本上涨,利润只能进一步被压缩。从某程度上说,香港人力成本之所以昂贵也与租金脱不开关系,以从事饮食业的劳工来说,基层员工月入可能仅一万几千,若以此收入计算,有些人每个月光是租金就须付出接近一半的薪酬,随着租金年年加而有薪酬调整压力,绝对是可以想像的。
面对租金成本的压力,政府又无能为力,太兴比翠华聪明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懂得“如果不能撃败你的敌人,那就加入他们”的道理。在2018年,他们透过买卖物业所赚得的1.63亿元,超过全线191间餐厅全年辛劳工作所赚得的利润,并成功以此粉饰了在2018年本来是严重倒退的业绩。
毋怪乎在香港股票市场上,近年无惧各种政治及经济风波的长胜军,都是作为“收租佬”的房地产信托基金,包括领展和置富等,就是因为他们占据了香港经济的战略要地,不管是市民还是饮食连锁集团,都需要向其“进贡”。值得一提是,近日领展股价不断破顶并问鼎“红底”,历史股息率已跌至2.6%水平,与美国10年期国债息率相差只有0.5%,并与30年期国债息率相约。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港人对于砖头以及收租的信仰,已近乎疯狂的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现时整个社会都在告诉市民,如果要在香港生存下去,不管是平民,还是企业家,都不得不参与炒卖物业——商家是为了对冲铺租太贵,须炒楼挽救利润;市民则是为了对冲租金及物价通胀压力,也不得不“边骂边买”领展。举例来说,早在2004年,大家乐就曾为对冲加租风险及提高闲资回报率,认购逾百万股领汇新股,其后多次沽出获利后又再买入。
现时香港可谓陷入死亡漩涡,整个物业市场形同向市民“极限施压”——有钱有资本者,尚可能找到“对冲”的空间与方法;但试想想,那些无钱无资本的基层市民,到了今天,还可以支撑多久、向谁呼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