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要除去焦虑 勿只针对土地短缺 更要增加公营房屋比例
房委会上周五(11日)公布轮候公屋时间再创高位,要等候5.1年才可获首次配屋。面对申请个案累积,加上未来几年公屋兴建量下降,轮候时间势必再增。特首林郑月娥表示情况令人“非常焦虑”,反映房屋和土地供应不足,又希望社会在土地辩论中得到共识。
然而,林郑的焦虑,实为自招。政府自我规限公营房屋比例,预留多幅土地兴建私人单位,又不肯加强租务保障,才是公屋轮候居高不下的原因。更合理的说法,是政府“成功争取”公屋短缺。
公屋申请数目长期处于高位,远超三年首次配屋的承诺。《香港01》早前报道,公屋兴建已经落后进度,加上预期公屋兴建量在2023年后下跌,未来公屋供应堪忧,轮候时间势必再增。林郑随即借题发挥,呼吁各界协力开拓土地,有地才可兴建公屋。此等说法,无疑是推卸港人安居之责。
首先,不谈土地房屋分配,只谈供应,无以解决问题。这个问题,沿自曾荫权政府时期,不愿争取更多土地建屋,及早安排更多申请者上楼。到梁振英年代,2014年制订的《长远房屋策略》,采纳了长远房屋策略委员会的建议,定下十年出租公屋单位供应为20万个,占整体公私营单位的42.5%,另有4成,即18.8万个拨归私营房屋单位。
这个比例显然低得不合理,在2015年3月底,房委会已经累积13.79万名一般申请者,以及14.06万配额及计分制申请者。兴建中及日后落成的单位,仅能应付当时需求,新申请者唯有望穿秋水。再者,定下目标后,公屋兴建在最近几年落后进度,要清空轮候册队伍更是无期。
若说现时公屋兴建落后进度,即使当初承诺增加供应,今天也不会达标,这种说法甚为误导。公屋兴建落后进度,原因之一正是预留地皮兴建私营单位,而港铁、市建局等公营机构,也不考虑把上盖物业部份兴建廉租房屋。不少新公屋单位唯有靠改划非住宅土地才可兴建,又或者只在小型地皮兴建。此举动的成本效益较差,也很容易导致地区居民反对(近日有将军澳居民反对把五幅地发展公屋),加上改划、平整土地需时,落成年期一再拖延。政府回应已经把一些本来兴建私楼的地皮转为兴建公屋,但效用远未明显。
第二,政府把紧绌的公屋单位拨作绿置居,加剧公屋供应短缺。先不谈绿置居加剧公屋户之间的阶级矛盾,绿置居无助公屋流转,释出租住单位。关键因素是,住户在购入绿置居五年后,可以补地价出售单位,变为私楼。当经济好景,补地价后就变成天价绿置居;经济转差,楼价下降,也有利补地价,让业主借机牟利。即使不出售,可供出租的公屋也减少。绿置居根本违背增加公营房屋供应的政策,上月运房局局长陈帆更宣布把绿置居当作公屋单位计算,除了滥竽充数,混淆视听,坊间实在想不到有其他理由。
政府不肯大刀阔斧增建公屋,估计担心私楼供应趋紧,令楼价波动,影响一发不可收拾。《长远房屋策略》订明,政府在定下公私营供应比例时,会考虑“确保私营房屋市场稳健发展”。几年过去,新落成私楼单位数目达标,甚至超标完成。中原城市领先指数破顶,楼价节节上升。政府可说“兑现承诺”,承托楼市。然而,这个状况健康吗?连中原地产创办人施永青也认为楼市不健康,因为楼价长时间与购买了脱节,青年人难以单靠工资买楼。说穿了,政府保障的地产财团及物业投资者的利益,却苦了一众无壳蜗牛。
有远见的政府,应该在当地已经拨更多土地兴建公屋和资助房屋,例如至少合计七成半,透过加大公营房屋供应调控楼价,消化公屋轮候队伍,同时增加公营房屋总量及土地使用量,毕竟现时私人房屋的总存量及占地比例及远比公营房屋多。
林郑月娥对申请公屋人士迟迟未能上楼、供不应求的情况非常焦虑。她要做的,不是只向公众喊话,征求同意辟地,更应征召土地、房屋、规划部门商讨,如何增加公营土地,阻止再让利于地产财团,坚决增加土地的公营房屋比例和数目,以及加强租务保障,还㓥房户、基层市民、青年人安居希望,也替林郑自我疗愈这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