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观点】欠“中文第二语言课程” 非华语学童困境依然
香港的少数族裔难以向上流动,早已是人所共知的现象,尽管其背后原因众多,但他们学习中文时面对的困境,绝对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最新施政报告中有“支援少数族裔”一节,提及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政策;然而,所谓政策仅流于支援层面,搔不着痒处。政府要照顾少数族裔的学习需要,必须委任专家设计一套完整的“中国语文第二语言课程”。
在2015/2016年度,接受公营及直资中小学教育的非华语学生人数已经达到17,740人,较九年前多了10,000多人。不过,非华语学生在学术上的表现着实一般。在2016年,有1,046名在公营及直资学校念书的中六级非华语学生报考中学文凭试,当中只有224人,即21.4%经“大学联合招生办法”获院校取录。值得注意的是,在这224人当中,有205人并没报考文凭试中文科,而是报考了“其他认可中国语文资历”,例如英国“综合中等教育证书”(GCSE)的中文科考试。众所周知,GCSE中文科考试非常容易,以写作卷为例,考生可以携带写有不多于50字的“提示纸”到考场,然后撰写两篇各250字的短文,便有机会取得最佳成绩;又如阅读卷,考核的也是初小程度的中文词汇。因此,在GCSE中文科考获佳绩的非华语生不一定能应付日常生活所需,至于连GCSE也应付不来的,其窘况可想而见。
非华语学生平常很可能甚少使用中文,对他们来说,学习中文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因此教育局制订了“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设定了一些笼统的学习目标,例如非华语学生最初阶的写作能力应该是“能运用词语交代事件的次序、时间(如今天、昨天、早上、晚上等)”,让教师据之设计课程。与此同时,教育局还上载了一些教学示例、评估工具和学习材料到网上,供教师自行剪裁使用。
然而,这些支援根本不能帮助非华语学生学习中文。首先,教育局要求教师自行为非华语学生设计中文课程,根本就是强人所难。教育局的安排美其名是贯彻“校本”宗旨,让前线教师设计最适合学生程度的课程,但实际上却是将政府理应肩负的责任诿予他人。教师拥有的是教学技巧和学科知识,而课程设计则是另一门专业,教育局认为课程设计与教育相关便将之直接交予前线教师处理,绝对是人手错配。若教育局的“校本”逻辑真能成立,岂不是所有科目均可以让前线教师自行设计课程?事实胜于雄辩,现行安排反映教育局并不重视非华语学生的学习需要。
另一方面,课程发展议会编写的《中国语文课程补充指引(非华语学生)》和前述“学习架构”也是不切实际。依照官方说法,《指引》和“学习架构”都是教师设计课程和教材时的参考文件,而两者均强调非华语学生“理论上”要尽早融入主流中文课堂,并应考香港中学文凭试(需要熟读庄子《逍遥游》和诸葛亮《出师表》)。然而,极低的报考人数,以及惨不忍睹的合格率,已证明当局的想法过于理想。当然,《指引》也不忘提出“免责声明”,指非华语学生可以视乎实际情况,参加较浅易的中文科考试,例如前文介绍过的GCSE。不过,学生一旦以应考只有初小程度的GCSE中文科为目标,在重视“业绩”的教育生态环境下,教师自然亦会以GCSE的考核模式与水平来主导课程设计,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教育局自2014/15学年起开办了名为“应用学习中文”的高中选修科,教授非华语学生“服务业中文”、“款待实务中文”等职业导向中文。此举无疑是一种突破,但只适用于高中生,忽略了小学和初中生的需要;而且文凭证书上的成绩只会显示为“达标”或“达标并表现优异”,没有具体的1至5**等级分类,因此在坊间的认受性依然不足。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指要帮助非华语学生有系统地学习中文,现时的政策显然未能达标。就此,当局应委派专家设计一套贴合非华语学生需要、涵盖中小学程度的“中国语文第二语言课程”,供全港学校采用,协助非华语学生融入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