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与年轻人谈生涯规划 你又怎规划自己的生涯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被嘲为“旅游局长”的教育局长吴克俭,经常把“生涯规划”挂在口边,甚至连缺席教育事务的会议、出席商会的应酬活动,也说是要“加强生涯规划教育”。虽然不少年轻人生涯抉择困难,缺乏明确方向,生涯规划概念的原意良好,但香港产业高度集中在金融、地产等,教育政策亦过分迷信考试评核,高谈“生涯规划”的高官,凭甚么教年轻人如何规划人生?

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前排右三),同日在立法会公听会上早退,晚上出席庆回归活动。(政府新闻处图片)

高谈生涯规划 实际效果存疑

近年在香港的教育界,生涯规划是一个经常谈及的议题,但生涯规划的效用并非如预计中受认同。中文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团队早前发布关于香港高中学生的生涯发展的调查,在约二万位受访者中,有三成受访高中生认为没有或者只有一个大致方向。相较外地,香港青年人在“择业困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诚然,推展生涯规划并非易事。首先,过去几十年,香港行业和工作形式经历多重转变,由密集工业演变成贸易,以至金融、地产及服务行业为主。现在的职场,合约工作、弹性工作、自由工作者已成常态。转换工作甚至转换事业愈趋普遍,相信这是不少现今打工仔的工作写照。工作轨迹多变,自然难以预先规划人生。

延伸阅读:回应吴克俭:无视香港实况 离地的生涯规划

社会变化太快 打机由无出息变有出息

其次,社会也感受到新科技和互联网,正不断在改变职业版图,一些几年前未成气候的行业,今天却炙手可热。例如过往师长认定“打机冇出息”,自然也不会有学校教人打机,但现时全球电竞产业发展迅速,去年市场规模达到约36亿港元,预测在2019年更升至86亿元。除了电竞选手,还衍生市场策划、赛事旁述、直播技术人员等职业。无论学生也好、家长也好、学校也好,谁能在瞬息万变的科技化社会之中,想到如何规划自己五年、十年后会过著如何的“生涯”?

新兴产业发展迟缓 叫年轻人规划甚么?

当然,老师和商界导师可以及早帮助学生分析未来行业走势,建议学生培养一些未来热门的技能,学习语言、艺术、设计思考等通用而难以被取代的技能,有助提升其谋生技能。不过,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究竟香港能否容得下多元化的行业,可以有更多元化的工种?

例如不少高官经常鼓励年轻人学习科技,近年亦多了一些学生念科技,不过,现时香港科技产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例如研究及开发投资占GDP比例,不足1%,被新加坡、中国、南韩和日本等竞争对手抛离。商人往往认为投资创科是高风险,“High Tech揩嘢”。即使现时创科基金的数目和金额增加,香港也只能在后面追赶。

延伸阅读:生涯规划电影学生自制“杀父母大全” 导演:原来现实更癫

要谈生涯规划 首先要有真选择

父母老师当然希望子女成才,尤其是一些父母自觉走了冤枉路,所以更加希望子女早日计划将来。然而,经济和就业形态比以往变化急速,及早计划更加难。再者,香港的产业、资源配套、和社会想法也受著多种框框限制,青年人难言有真选择。举个例,要扭转社会对数理科的观感,毕业生薪酬需要提升,也需要大中小学的课程配合,非一时三刻能够达成。即使如中大的研究报告所说,增加教师支援、培训和资讯有助推行生涯规划,如果解决不来上述固有问题,效果只会事倍功半。

要有“真”选择,父母老师的思维需要松绑,给青年人寻找多条生路,更重要的是政府要有明确的产业路向,同时容许多元出路,在变化万千的世界中,让年轻人有空间、有勇气计划属于自己的未来,而非沦为社会上营营役役的一口小锣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