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求购格陵兰 意欲何在?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有意向丹麦出价,购入王国隶下的自治区格陵兰(Greenland),奈何换得首相雷泽里克森(Mette Frederiksen)冷以待之,隔空回敬一句“荒谬”。不论特朗普内心是否有意模仿开国元勋杰佛逊(Thomas Jefferson)的“西进运动”,透过收购领土,对外扩张,现今国家主权的概念和国际规范亦远比19世纪不同,即使特朗普穷得只有钱,亦不能把任何事物都贴上价钱牌,借此追逐帝国主义。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8月21日重申不会出售格陵兰。(AP)

美国对外求购土地,实非新鲜事物。19世初,美国出于国家安全考量,连番向列强收购(或经战争吞并)位于北美洲的属地,全方位扩展领土范围——包括1803年向法国购入路易斯安那、1819年向西班牙购入佛罗里达、1845年从墨西哥吞并得州、1846年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1867年从沙俄手上购入阿拉斯加等,都印证特朗普有意购入格陵兰实非历史的狂想曲。

回看历史,美国其实一直欲求格陵兰。在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主政时(1865年至1869年),时任国务卿西华德(William Seward)曾向不同国家出价,延续立国以来的领土扩张政策。除了上文阿拉斯加,当时美国亦有意向英国购入加勒比海的岛屿作海军基地,以及向丹麦求购格陵兰和冰岛(后者在1944年独立)。有趣的是,当时财政部长沃克(Robert J. Walker)认为,买入格陵兰和冰岛能引领美国走向伟大,惟其参考理据却是“价值40万美元的鲸鱼渔业”。

格陵兰:格陵兰是丹麦的自治领土,人口仅有5.6万人。(Getty Images / 资料图片)

美国第二次求购格陵兰,是在二次大战后。当1940年3月纳粹德国仅用六小时就成功占领丹麦后,哥本哈根竖年便与与美国签署协议,允许华盛顿占用格陵兰部分土地作军事部署,以防德军捷足先登。 战后,美国渐渐认识到该处的战略价值,且认为控制格陵兰对国家安全“不可或缺”,出价10亿美元再次求购丹麦的殖民地。但哥本哈根再度拒绝了叫价,更废除了格陵兰的殖民地身分,将之升格为王国的一部分。

美国多次出手求购格陵兰,其战略价值当然不止那“40万美元的渔业”。如同北极研究所(The Arctic Institute)一篇文章指出,格陵兰盆地估计约有170亿桶石油和138.8亿立方尺的天然气,而随着气候暖化,开采天然资源的工程将会变得更容易,所以资源丰富的格陵兰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再者,冰层融化亦鼓励了俄罗斯和中国等加大对北极圈的基建投资(如航运和机场),以创造更大的经济影响力。所以,特朗普有意购入格陵兰,看似忽发奇想,但绝对有其战略理据,只是手法和言论略为荒谬、市侩。

格陵兰:中国近年积极投资格陵兰,例如是开发铀等资源项目,美国一直提高警觉。(AFP)

特朗普的提案所以令人感到奇怪,或许在于近年已鲜有国家会对外求购土地;丹麦政府不肯待价而沽,亦反映美国购入格陵兰一事只是黄梁一梦。首先,尽管政府(或国有公司)能在其他国家购买土地,但诚如杜克大学法学教授Joseph Blocher指出,国家现在能否出售主权的组成部分,法理上仍属未知。再者,20世纪中叶后,国际社会判批帝国主义和重视国家主权,使征服、交换,甚或出售领土等做法渐被唾弃,即使是一贫如洗的东非小国吉布提,他们亦只会“出租”,而非“出卖”土地给多国兴建军事基地,更何况是发展指数名列前茅的丹麦?

更甚是,虽说格陵兰的人口仅有五万多,但民众独立成国的声音却是一直有增无减。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二(67.8%)的格陵兰受访者希望获取独立地位,当中更有不少人认为2037年是脱离丹麦的理想时间。试问在独立运动如箭在弦之际,当地人又怎能忍受主权易手?比照美国对待波多黎各和维尔京群岛的殖民地政策如此不济(见2017年飓风玛丽亚的善后工作),格陵兰人又怎会甘心再沦为次等公民呢?由此可见,即使特朗普就任总统已近两年,他仍难摆脱其地产商的铜臭思维,分不清主权和土地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