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八成居民拥组屋 学者反倡增廉租屋 香港人有何启示

撰文: 评论编辑室
出版:更新:

大约八成新加坡居民居住组屋,当中绝大部分是自置,只有约 5.7% 是租户。当地政府设法鼓励置业,以安定民心,借此维系家庭,并累积家庭财富。香港人每天也为住屋烦恼,相当羡慕他方的房屋政策。
当地近期有评论指出,面对楼房契约到期问题,未来经济和薪水难以持续增长,削弱国民供楼的能力等因素,政府应该增加出租组屋的比例,更符合多变的社会环境。此类声音未成主流,但不可忽视。港府及市民也应慎思,麻木追捧置业非良策,应该寻求均衡的租、置市场,让租客、业主的居住需要和权利也受保障。

建屋发展局除了兴建组屋外,还会兴建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宜居生活。(罗君豪摄)

新加坡 60 年代奠定资助置业基石

在 1960 年代以前,新加坡政府主要兴建出租房屋,大量居住木屋区贫民窟的国民得以上楼。自 1964 年起,政府力推出售房屋,并推出提取公积金供楼和置业贷款等鼓励计划,国民置业比例稳步上升。政府曾于 1980 年代定下全民置业的目标,至今有 82% 居民居住公营房屋,当中有约 95% 为自置居所住户。居住出租单位的人数只有 5.7%,皆为低收入人士或长者,让他们有瓦遮头,组屋单位的质素也较差。

比较香港跟新加坡的房屋发展史,起初似曾相识,不久便各走各路。香港不停兴建出租公屋,第一代的资助出售房屋在 1978 年才推出,在 2016 年,资助出售单位居住人口占总体 15.7%。

资助国民组屋置业,是新加坡政府国策。在工业发展时期,这减轻国民即时住屋开支,有助压低工资,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稳定的工作,有助国民依时稳定偿还楼宇贷款,同时反过来要求国民努力工作,有钱供楼。当社会进入金融、地产、服务业时代,房产成为增值工具。不论何时,组屋皆发挥稳定民心,维系国民身份的功能,人民与国家休戚与共。

几十年来赖以成功的金科玉律,到现在,到将来仍然见效么?当地学术界最近牵起一番反思,有部份涉及自身土地政策,有部份涉及更宏观的社会经济转变,值得香港参考。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为负担能力不同的准置业人士,订定了各项购买组屋的入息资格限额,令八成新加坡住户都符合购买资格。(新加坡建屋发展局)
+5

政府收回芽笼地段重新发展 居民担忧组屋同途

组屋契约为 99 年,超过 40 年的组屋有约七万间。最先发展的一批,还有 40 多年就到大限。

之后是供款问题。剩余不足 40 年的契约,不准动用公积金购入。剩余不足 35 年的契约,银行不批按揭。剩余不足 30 年的契约,不准动用公积金供楼。

还有关键一点:契约到期后,土地将会归还政府。

国民的担忧,源于政府去年宣布,芽笼一处私人住宅地契在 2020 年底到期后,所有住户必须迁出并无偿交还房屋给政府,腾出空间兴建公共房屋。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 Ng Kok Hoe 早前在当地媒体撰文,点出当下的组屋政策,或未能够肩负安老之目的。国民开始思考,组屋、私楼会否殊途同归?如是,随着组屋契约到期日趋近,百万计的物业价值会渐渐下降,最终归零。

当然,长者可以参与类似逆按揭的屋契回购计划,或者选择卖大屋搬细屋套现,但物业价值及能够注入公积金的金额也随时日下跌,长者要掌握时机。政府有组屋重建计划,被选中的楼宇可获市价收回,但一般人不会知道是否“中奖”,难以估计。

其次,新买家为了按揭,会倾向选择契约年期长的单位,现业主出售“短命”单位的难处增加。

时势改变中新生代置业能力 廉租屋模式或更可行

除了关心物业价值,当代中年和青年人的持续供款能力,会否如上一代稳定,也成疑问。将来的经济充满变数,人难以如工业起飞时般,描绘人生轨迹。国民难以预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饭碗和薪水。那边厢,组屋条件再吸引,也阻不到晚婚,生育意欲低的现实。购买以三至五房式的房屋单位为主的单位,未能配合单身、二人家庭组合。

因此,廉租屋似乎更符合当下社会经济形势。新加坡政府近年增加出租单位数目,由 2008 年的 4.6 万个,到 2016/17 年度的约 5.8 万个。在此之上,Ng Kok Hoe  建议更尊重租屋的选择,放宽出租单位资格,从而进一步拉近出租和自置资格差异。

新加坡也反思了 香港还盲信置业主导么

相比之下,香港地契时限的问题,基于居屋和自置公屋数目和比例较少,在私人楼宇较明显。反而,家庭组合缩小,加上经济和劳工结构趋向弹性化,动摇物业负担能力的论点,港人更值得深思。在今期《01周报》的访问,香港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讲师邹崇铭点出,保障租客住屋权,兴建更多减低商品化成分的房屋,比推高置业率更有用。

五十年前,新加坡参考香港兴建公屋的经验。五十年后,香港想仿效新加坡大规模置业政策。然而,当地渐渐反思全民置业目标的盲点。是时候细味一下当中论点,相互裨益,共同构想未来都市居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