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改革研究.二】香港医疗体系问题深 资金人手皆缺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香港的医疗系统受英制影响,一直由公营主导。官方的医疗政策原则为“不容有市民因经济困难而得不到适当的医疗服务”,确保所有香港人不轮贫富,皆有得到医疗服务的机会。表面看来,香港的医疗系统完善,无足挂虑,但实际上积压着不少问题。

公立医院轮候时间愈来愈长,市民忧虑小病变大病;入住私院则担心医疗费令储蓄一铺清袋。(资料图片)

公营医疗主导 公共财务负担重

公营医疗的最大问题是支出庞大,对公共财政造成很大负担,难以一直维持下去。英国1990年代的医疗改革就出于NHS的负担过重,可算是香港的前车之鉴。2016至17年度,香港政府的医疗卫生经常开支达570亿,占政府经常开支的16.5%;而2017至2018年度医疗开支预算更达619亿,占政府经常开支的17%。若以医疗开支占本地生产总值(GDP)为准,相关数字也是持续上升︰1990至91年度为3.6%,到2013至14年度已增至5.7%。长此下去,政府势必要扣减其他公共财政支出,影响其他公营事业和服务。

另外,政府公共收入不稳定,其中又以卖地收入的波幅尤大,也是一个潜在问题。虽然政府在个别年份政府有财政盈余,但却无法确保盈余;医疗开支是固定的长期开支,政府理财偏向审慎,自然不愿大幅增加医疗开支。

虽然以公费建立的庞大医疗保障系统最能保障大众权益,但医疗开支极为庞大,全数以公费覆盖,必然对公共财政造成极大压力。不少外地经验证明,医疗开支之巨很容易远超预期,致使原订的融资方案无法支付。故此,我们考虑医疗保障的改革时,必须先厘清医疗融资的问题,才能订立一套持久的制度。

医护人手不足 致轮候时间过长

除了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外,香港医疗体系的另一大问题是整体的医护人员不足。根据卫生署最新统计数字,全港现有注册医生14,013人,以香港人口计算,即每1000人中有1.91名医生,比其他先进国家要低(英国2.8、美国2.5、日本2.3、德国4.2)。而护理人员方面,香港现有注册护士52,389、助产士4,540人,即每1000人中有7.76名,同样低于先进国家(美国9.89、德国13.48、日本10.80)。据官方数据,在2016至17年度,医管局尚缺300名医生及600名护士。更甚者,基于培训人才需时,即便公营医疗系统有经济能力聘用更多人手,也不能轻易扩充医疗体系,增强服务。

医护人员不足的结果是医疗服务轮候时间增长,尤其是公营医疗系统:

社会普遍认为私营医疗仍有能力接收更多的病人,只要做好协调工作,便可大减公营医疗的负担。某些数据经常指医管局聘用的医生只占全香港医生总数四成,但却要服务较多病人,是以供不应求,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让私营系统接收更多病人。无疑,公私营医疗体系之间的确要改善协调,不过,我们正面对的医疗系统问题并非这么简单,私营医疗院所的接收能力也不应被高估。

事实上,公私营医疗体系的服务性质有很大差距。一般门诊服务,由于价格相对低廉,市民自然愿意光顾比较快捷的私营医疗院所;但住院价格高昂,只有极少部分有经济能力的市民才会选择到私营医疗院所。根据2008年政府咨询文件数据,有近70%的门诊服务是由私营医疗院所提供,但却有超过90%(以住院日子计算)的住院服务是由公营院所提供。

医护人手荒愈来愈严重,香港未来的医疗发展何去何从?(资料图片)

根据卫生署的统计,在公营医疗系统与私营医疗院所工作的医生人数相若,前者约占总体的47%、后者约49%,另有4%于半公营机构(学术单位或资助单位)工作。而护士方面,则有大约74%的护士在公营医疗系统(政府和医管局)工作、18%的护士于私营医疗、另有8%为半公营机构(学术单位或资助单位),这是因为私营以门诊等基础医疗为主,公营则主要提供住院服务,自然需要更多护士。若以住院服务而言,公私营的效率似乎未有太大差别。公营医疗系统提供的病床约占整体的87.4%,据此提供了接近90%的住院服务,换言之,私营医疗的病床数与其提供的住院服务在比例上与公营接近(12.6%的病床与10%的住院服务)。近年流感高峰期时,私人医院亦经常出现“逼爆”情况,可见私营医疗的接收能力其实也有限。

公私营系统欠协调 市民选择欠弹性

香港医疗体系的另一大问题,在于公私营之间欠缺协调机制。病人纪录在公私营医疗系统之间并不流通,妨碍病人于公私营医疗之间,又或是不同的私人医疗机构之间流转。这种公私营医疗间的隔阂,往往令病人无法根据病情实际发展的需要而选择合适自己的医疗服务,对长期病患者而言甚为不便。

此外,香港市民要享用公共财政对医疗费用的补助,主要靠使用医管局(或卫生署)辖下公营院所的服务。香港的医疗补助还未落实“钱跟病人走”的理念,病人一旦不使用公营院所的服务,便无法受到补助,普罗大众自然倾向留在公营医疗系统。

近年政府有感于公私营医疗系统之间的隔阂,推出一些缓解政策。例如于2009年开始推出“长者医疗券”,长者可以以医疗券代付诊金,这使公共财政补助能适用于私营医疗。另外自2016年开始,医管局推出了“电子健康纪录互通系统”(原为“医疗病历互联试验计划”),提供一个系统平台,让公私营医疗院所互通医疗纪录。这些政策固然能稍稍缓解问题,但始终作用有限,例如长者医疗券数量有限,而且只适用于长者,不够全面。

基于公营医疗系统负担愈趋庞大,2008年推出的“公私营医疗协作计划”冀能纾解问题。(资料图片)

总结而言,香港的医疗系统可谓面面俱缺,不单只医疗融资问题长期无法解决,而且人手又长期不足,可谓“人财两空”。培养人手与改革融资制度都是长期改革,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可以解决,必须从长计议。

医疗改革研究系列:

【医疗改革研究.一】医疗融资急须改革 市民欠意识 政府有责

【医疗改革研究.三】医疗融资改革 医保是否出路?

【医疗改革研究.四】医疗系统的三大分类与各国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