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报社论】置业扼杀创业 房策走错20年
在港府的楼市调控“辣招”不断加辣之下,香港的楼价仍然不断突破新高,香港人的蜗居困苦有增无减。但在责怪中资炒高地价、投资者炒高楼价之余,更根本的问题,其实是港府以置业为主导的房屋政策,已经走错了20年。只有革新港府思维,回归到以公营房屋、特别是出租公屋为主导的房屋政策,香港才有望打破楼市捆绑经济、扼杀创意、害苦年轻人的枷锁。
被视为本港楼市主要指标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近创下了148.67点的历史新高,相比起回归初期的楼市疯狂时代,现时的楼价指数较当时还要高出近五成。对于一些早已购入物业、身家随楼价水涨船高的有产阶级来说,楼价长升长有固然是一大喜讯,但对于广大的无壳一族,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楼价飙涨的背后,是无数香港人一段又一段的悲歌。最教人充满无力感的,未必是楼价飙升本身,而是整个社会在张牙舞爪的楼市魔兽面前,仿佛束手无策。若说政府袖手旁观,亦不公道,毕竟政府已经一再“出招”,无论是增加土地供应、多番推出税务辣招、收紧楼宇按揭贷款等等,虽然也曾为楼市降温,但这些调控措施结果都一一被市场消化,最终更如泥牛入海。
但是,相比起回归之初,目前拥有自置物业的家庭,已由约100万户升至现时超过130万户,更多人成为业主,是否就能实现董建华当初的构想——愈多香港人成为业主,香港人的归属感愈强、社会亦更稳定和谐?环顾当下的香港,更多人置业不但达不到当初所构想的宏愿,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买不到楼的人渐渐失去希望、买得起楼的却沦为楼奴,要过着营营役役的生活,有楼阶级与无壳蜗牛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自回归以来的实践与论证,以置业为主导的房屋政策可谓充满了缺陷:在楼市处于上升周期之际,敌不过市场;当楼市下行之时,又敌不过民怨,结果为香港带来没完没了的折腾。所谓“敌不过市场”,当前的楼市局面就是最好的写照。香港是一个细小而外向的经济体,楼价的升势,往往受到外力所带动,例如在2008年,本港楼价曾经因为环球金融海啸而略为调整,但是跌势持续数个月后,楼价便再掉头回升,其底因是美国联储局推出量化宽松政策,香港银行体系亦因而严重“水浸”,大量息口低廉的贷款涌向物业市场,纵使港府推出再多的“辣招”,亦难敌滔滔不绝的热钱洪流。
直至近期,内地地产发展商纷纷南下香港投地,屡创天价的土地成交,恍如为炽热的楼市注入更大量的兴奋剂。虽然有一些香港人责怪内资企业炒贵地皮推高楼价,但内地楼市处于调整、人民币贬值预期犹存,加上香港借贷成本仍低企,内地发展商来港闯天下,也只是在商言商的决定。香港一向“打开门口做生意”,自然难以回避楼价上升的副作用,港府再多楼控招式,也是徒然。
至于“敌不过民怨”,相信不少港人仍记忆犹新。在科网泡沫爆破、经济陷入低谷、复遭沙士疫情蹂躏的2003年,楼市可谓一沉百踩,当年的负资产宗数一度超过十万宗,加上不少打工仔因失业率高涨而被打破饭碗,生活陷入困顿,因断供而被银行收楼有之,深陷财困而自寻短见者亦不乏其人,因为楼价下挫所积压的滔天民怨,终于因为23条立法等政治争议而被引爆。结果政府所有的建屋、拓地大计,又因为要安抚民怨而嘎然而止。
但是,世上没有只涨不破的泡沫,更加没有只升不跌的楼价,若果环球或本港经济有一时山高水低,触发楼价显著调整,那么,现时超过130万个拥有物业的家庭,面对财富严重蒸发缩水,又会有何感受?特别是数以十万计,近年在楼价飙升之际才置业上车的计家庭,一旦再爆发如2003年般的负资产浪潮,恐怕政府又会急如热窝上的蚂蚁,急急撤回辣招、停建屋、停卖地,又再救市。当置业比率愈高,香港在楼市调整周期之中只会摔得更痛,民怨亦更大,向来处于弱势的香港政府,又如何抵挡?
要扭转这个回归20年以来的房屋政策错误,政府必须深切反省所谓“自置居所比率愈高对社会愈有利”的根本误解,更加必须要改变思维,循另一个方向思考房屋政策的将来——就是以公营房屋、特别是出租公屋为主导,其实亦即是还原基本步,将房屋政策,回归到为香港人提供安居之所,而非置业致富的初心。
或许有人觉得,以公营房屋为主导的房屋思想很“社会主义”,不适合奉行资本主义的香港。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想想上世纪70、80年代,正因为时任港督麦理浩推出十年建屋计划,透过大量兴建公营房屋,为数以百万计的香港人提供设备齐全、居住环境合理,更重要是价格相宜的安居之所,才为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以公屋为主导的房屋政策,道理并不难明白。若大部分香港人都能住在租金相宜、环境合适的出租公屋单位,毋须再为储首付赶上车而省吃俭用、不用再为担心供不起楼而过着营营役役的工作生涯,拿出本来用作买楼的资金用作创业,又或者找一份自己真正喜欢、有所发挥的工作,香港的经济在更浓厚的创业氛围下,是否会比现时更有活力?若有更多带着正面态度看待工作的打工仔,生产力是否也会更高?
或许有人会担心,当人人有公屋住,安逸的生活环境会令人产生惰性。但是,如果有更多香港人工作所得的收入,不用再缴交日益高昂的私人住宅租金、不用再为供楼而捂紧荷包,除了可以有更多的钱财来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透过增加消费开支令各行各业皆可受惠之外,还可以鼓励更多人创造自己的事业,相比起现时有不少香港人,将大量“血汗钱”用作置业供楼之用,而创业又要把大部分盈利贡献给业主,哪一个情景更加符合香港的整体利益?
简而言之,以公屋为主导的房屋政策,并不是要推行房屋“大跃进”,而是借着大量增建公屋,从根本上为大部分香港人解决安居的问题,就算经济顺逆、楼市高低,香港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安稳的家,将本来被楼市所捆绑的资金、生产力、创造力、消费力,进行再分配,雨露均沾到各行各业、惠及不同的经济与社会领域。试想,如果香港能以10年、20年的时间,将住在出租公屋的人口比例,由目前约三成,逐步回到1990年代初的四成,甚至可以进一步扩至五成、六成,当大部分香港人不用再为买不起楼而发愁、不用再为高追楼价而苦恼,从中可释放的能量,可以为香港带来多少家充满活力的新兴企业?可以为香港释放多少的消费新动力?
不能否认的是,构想永远是美好的,政府要实现上述宏图,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要大量增建公屋,既要张罗更多土地,也要筹集更多资金,以至在具体执行上,要将出租公屋的种类进一步细化,以应付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收入人士的需要,亦要思考当更多人住进公屋时,私人物业市场要如何重新定位等问题。不过,当中最首要的条件,是香港政府必须迷途知返,不要再执迷于推高置业比率,带领香港走出这条走错了至少20年的冤枉路,并且设定更进取的公营房屋建屋目标,并在土地政策、融资方式等方面加以配合。凡此种种,即将在月底选出的新一届特首,务必深刻反思回归以来的房策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