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土地政策新思维 专款专用助建公屋 印花税辣招应恒常化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根据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公布的楼价指数,香港住宅楼价已突破2015年9月的高位,再创历史新高。自2010年开始,港府已先后推出四轮物业印花税“辣招”,期间楼价仍升不停,反映市场已适应、甚至消化“辣招”的效应,政府已难有“减辣”空间,应思考的反而是将印花税“辣招”恒常化,把有关税收直接用作兴建公营房屋,以解港人尤其基层的蜗居之苦。

市场原先估计,去年本港楼价必跌无疑,全年楼价跌半成至一成将是“基本消费”,但结果却跌得一地眼镜碎。按差估署的楼价指数,楼价在去年3月已经见底,低见271.4点后便拾级反弹;截至去年11月的最新数据,楼价指数已升至306.6点,较低位累升近13%,去年初11个月累计升幅亦达7.5%。

楼价迭创新高 港府四度推辣招

当然,这或许未全面反映港府在去年11月5日正式实施的印花税辣招—将住宅物业交易印花税税率,划一至楼价的15%,并只有首次置业的香港居民能够豁免,但港府出招后纵令楼价稍为回软,惟药效相对有限。

因为这次已非港府首次推出印花税辣招,而是2010年来的第4次,而且过去三轮辣招顶多只能够稍稍拖延时间,却无阻楼价飙升的大趋势。在2010年11月,上届曾荫权政府引入额外印花税(SSD,Special Stamp Duty),向持货不足两年内转售的住宅物业交易额外征税,之后本港楼市成交虽然减少,不过整体楼价只是在随后的两个月微跌约1%,之后又再弹升。

直至2012年10月,即梁振英上任特首约3个多月后,港府又再推出针对外地与公司名义买家的买家印花税(BSD,Buyer's Stamp Duty),以及将持货解禁期由两年延长至3年的“加强版SSD”。而2012年底推出“双辣招”后,2013年2月则开征针对购置多于一套住房的双倍印花税(DSD,Double Stamp Duty)。连环出招的结果,是楼价指数横行了约4个月,之后又再趋升。至2015年9月,楼价指数已高见306.1,即较2010年首次“辣招”时高出近一倍,达到90%。

其后,在市场担心美国息口趋升、内地经济放缓、香港经济前景不明朗等负面因素影响之下,楼价才稍为从高位回落,跌至去年3月的低点271.4,期内累计跌幅约11%。在经历近半年的调整后,不少一直静候“捞底”时机的买家已按捺不住,重投楼市,有的是有实际成家立室或换楼需要的本地刚性置业需求,亦有的是看中住宅物业每年有约2至3厘稳定租金回报的长线投资者。加上随着人民币贬值预期不断强化、推升内地人作境外投资的意欲,内地投资者在本港楼市再趋活跃,个别一手新盘的内地客占比更升至30、40%,再为楼市回升添加柴火,终迫使港府在去年11月再推第四轮辣招。

供应断层待解 超低息推升楼价

然而,若以这几年的楼价表现,就认为楼控辣招无效,或许有欠公允,毕竟,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造就超低息环境,令本港按揭利率持续偏低,扰乱楼市周期,且上届政府疏于拓地建屋造成严重的供应断层,令楼市求过于供之下,若没有这一系列印花税辣招为炽热的楼市浇浇冷水,本港楼价升势必然更急更猛,港人蜗居之苦将更甚。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几轮的印花税辣招未阻楼价升势,亦因为这些措施已逐渐被市场适应、消化,楼市投资客、内地客已视之为入市成本的一部分,令港府已难再有减辣空间,遑论撤招。港府若因应一些既得利益团体,例如亲商界政党、地产代理等要求,放宽甚至取消印花税调控措施,将慷纳税人之慨,向物业投资者以至既得利益团体让利;不难预料,结果将令楼价升势如火上加油,不但令香港人要承受楼价更高昂的苦楚,更会将香港推向更凶险的楼市泡沫风险之中。

既然港府减辣、撤招已没空间,更应思考的是将辣招由只为一时应急的“逆周期”措施,转变为恒常化的措施,把课征得来的各种带有惩罚性的印花税收益,直接投入公营房屋的建设,透过政府实现资源再分配,助港人特别是基层安居。转为恒常措施,在保障港人首次置业权利的同时,对楼市的投资者甚或投机者,以“寓禁于征”的方式以缓抑其购置本港住宅物业的需求,可彰显住宅楼宇作为港人生活必需品,而非投资、投机商品的定位。

若政府将楼市辣招恒常化,并将课征得来的税金直接投入兴建公屋,将可大大纾缓房委会的财政压力,以加快建屋进度。

征税压抑投机 挪腾资金建公屋

截至去年9月底,公屋轮候册的申请数已达28万多户,但港府的10年建屋计划,有把握可建的公屋数量仅约23.6万伙,较目标的28万伙存在极大落差,其结果是公屋轮候时间愈来愈长,“3年上楼”的施政承诺已难实现。有关注公屋问题的团体估计,最新的实际轮候时间将长达6年,意味仍然未能上楼的市民,要更长时间在私人市场挨贵租,又或为迁就本身财政能力,而要愈住愈细、愈住愈差,安居乐业之路愈来愈遥远。

造成这个局面的其中一个因素,是负责兴建公屋的房委会面临严重的财政缺口,单是要应付未来5年的建屋开支,便涉资约1,178亿元,而房委会的财政储备结余,到2021年时只会剩下180亿元。就算政府预留了740亿元“房屋储备金”,但要应付下一个5年,以至更长远的公屋建屋需要,亦势面临资金紧绌、巧妇难为无米炊之困。

因此,若政府将楼市辣招恒常化,并将课征得来的税金直接投入兴建公屋,将可大大纾缓房委会的财政压力,以加快建屋进度。根据税务局的数据,在2015至2016的财政年度,整体物业印花税的收入达285亿元,当中有相当部分是来自SSD、BSD、DSD等楼控印花税收入,若将相关税收直接投入建公屋,以现时每个公屋单位的平均建筑成本约62.6万元推算,每10亿元的注资,就可多建近1,600个公屋单位,为追赶建屋目标、为港人圆安居梦,迈进积极一步。

缺钱缺地缺人 房策三难题须解

只是,要加紧兴建更多公屋,没钱当然万万不能,但有钱亦非万能,因为香港当下的建屋困难除因缺钱,更是缺地又缺人。土地方面,香港的新市镇发展进度缓慢—新界东北、洪水桥等项目固然不断拖拉,更关键是港府不敢触碰占用大片土地的棕地、私人会所背后的既得利益,结果只能在其他已高度发展的区份插针式觅地建屋,不但令建屋规模受到极大掣肘,且各区住屋愈起愈密集,更令市民生活质素下降。故要兴建更多公屋,港府在土地政策上必须有新思维,拓展更多新市镇、新发展区,以解决应付建屋所需的土地问题。

此外,就算解决了缺钱、缺地的问题,更要解决建造业人手不足之困,现时不少建造业工种长期面临人手短缺,不但令建筑成本飙升至世界最贵的水平,工程延误更成为香港的常态,除透过培训吸引更多年轻人入行,一定程度的输入外劳,以应付各项重要基建特别是与民生攸关的公营房屋工程,是港府应积极考虑的方向。

只有将物业印花税“辣招”恒常化,把税款直接注资建公屋,同时积极打破香港在土地、人力资源等瓶颈,香港才有充分条件应对住屋问题此老大难题的挑战,为这一代以至下一代香港人创建理想的安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