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喜以“文化沙漠”自嘲 其实只代表不搞艺术?|开卷乐
“文化是甚么”,好像怎样也说不清。如果说文化就是精致的文艺玩意,那么潮流文化、饮食文化又是甚么呢?茹国烈为文化这回事,度身设计了一副“眼镜”,写成《城市如何文化》一书,让大家更易看清文化的本质。现任香港艺术学院院长的茹国烈是香港资深的文化人,有超过30年艺术行政管理经验,包括曾任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行政总监、香港艺术发展局行政总裁和香港艺术中心总干事等。茹国烈在书中,以世上不同城市作为“标本”,解剖她们的文化脉络,也将其所思所感带回香港,思考如何为香港文化说故事。
文:开卷乐|原题:城市是超级文化机器 ──《城市如何文化》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香港是文化沙漠?
早年香港人喜以“文化沙漠”自嘲,茹国烈解释,最初是上世纪初从北方南来的文人,形容作为转口港的香港欠缺精致文化。然而,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演绎。事实上,当时香港处于殖民时期初期,有丰富的庶民文化,而且是东西文化的大熔炉。历史上,香港更是翻译重镇,华语世界的第一份中文报纸也在香港诞生。其实香港有深厚的广东民俗文化,也有独特的小说、电影文化等,这些也是重要的文化历程。茹国烈指:“香港人说自己没有文化,只是代表不搞艺术,但不代表没有享受足球文化或饮食文化。”
茹国烈参考欧洲的文化指数概念,探讨香港的文化分布。他相信香港区区也有文化,并提出“香港十八区文化密度指标”,以书店、代表时尚文化的商场、餐厅、咖啡店、电影院、学校、宗教场所、郊野公园比例,以及人口种族多元等因素,除以每一区面积,计算每平方公里的文化密度,发现原来排第一的不是香港人常以为很有文化的中西区,而是油尖旺区,数字还远远抛离其他地区。
BEAM:一副眼镜看文化
饮食是文化,传统是文化,宗教是文化,体育也是文化,文化的定义很阔,有时容易产生误会,或是各说各话不明所以。茹国烈提出“文化光谱”(BEAM)的框架,让大家更有系统地去探索文化的含义。他归纳出四个分组:B,代表Belief and Value,即是信念和价值观;E是Everyday Lifestyle 日常生活风格,M即是Memories回忆,而A是 Arts and Creation 艺术和创造。这四个分类元素,就是一套有四个维度的文化光谱。在BEAM的概念中,艺术只是其中一个部分,四个元素并没有高低之分。
茹国烈以BEAM这副“眼镜”,周游世界上一个又一个的文化之都,作为“城市标本”,探寻“城市如何文化”。例如茹国烈在2019年第一次踏足的阿姆斯特丹,这个位于荷兰与水相邻的城市,他感到格外舒适。后来赫然发现,阿姆斯特丹的历史与发展和香港颇为相似。她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商人城市,世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就在阿姆斯特丹。然而,城市总有盛衰,曾经在17世纪经历黄金时代的荷兰,在18世纪逐渐退出海权争覇的舞台。但今天的阿姆斯特丹,从昔日的帝国余晖中蜕变,融合艺术文化,新旧结合,转化成一种创新力量,成为当代举世知名的创意城市。
香港的故事也非常有魅力,例如一条弥敦道就能描述出一个相当吸引的香港故事。这条诞生于19世纪的林荫大道,结集了百多年来不同的香港文化。茹国烈说,假如整条弥敦道能好好保育,是很壮观的一件事,也能从文化角度,向世人说好一个香港故事。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延伸阅读:一碗茶细看时代变迁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凉茶》
【延伸阅读:《纬武经文》史学角度理解国术源流 武术热潮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