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香港救护历史 初代救护主任需通过“非人”求职试?|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疫情来袭,大爆发时期救护人员首当其冲,每日工作近10多小时,部份救护车无法确保正常三人一队行动,当时救护服务面临“爆煲”,只能够“顶硬上”穿梭城市运送病人。大众对这群守护香港的救护员了解不深,相比起其他纪律部队体系,救护得到的注意相对较少。适逢救护服务百周年,香港教育大学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何家骐与蓝卓贤整理文献,并访问了不少身经百战的救护员,务求将整个香港救护历史和救护员的故事呈现于读者眼前,令大家重新认识他们。
文:笔从心|原题:《百年守护-生命之星香港救护发展史》─-值得尊重的纪律部队

耆康会启业护老院先后有多名长者确诊,疑出现院舍爆发,下午有救护车到场将一名长者接走。(罗君豪摄)

救护服务循序渐进

救护车上的“生命之星”代表了提供紧急医疗救护服务,最早可追溯至1973年由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设计,标志中间是希腊神话医药之神的法杖,权杖上的蛇代表恢复。书中重塑了救护在香港的开端,19世纪初期救护服务模糊,当时由香港志愿军的救护队伍、差役及圣约翰救伤会兼任送院服务,且只限英籍人士。直至20世纪初香港爆发鼠疫,港英政府决定投放更多资源经营公共卫生设施,如1907年提供人力救护车服务,1919年消防提供机动救援服务涵盖维多利亚城,及后渐推广至整个香港,而当时救护车服务是要收费的。

二战时期,救护员日益受到重视,香港救护服务亦有突破性发展。到5、60年代开始有更多的人手转送伤者,70年代起重视院前护理,由救护员先行判断伤者需要甚么帮助。80年代时任署理救护监督麦桂培有感港岛山路难行、交通挤塞,为了提升紧急医疗的效率,萌生了救护电单车的念头,救护员陈南奇则成为了全港第一位救护电单车车手。直到90年代更引入辅助医疗的技术,急症室医生在病人送抵医院之前已得悉基本资讯,务求令病人在最短时间获得合适的治疗。救护车亦由昔日收费的服务,渐成为惠及普罗大众的免费服务。

香港救护发展至今,并非一帆风顺,历史源由令救护隷属于消防体系,可是消防与救护职能差异,以致受到不平等的薪酬待遇,60年代的消防处更以“弃婴”形容当时的救护组,经过救护员会的团结争取及请愿,迫使政府及消防处方正视救护“平权”的问题。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救人大事历历在目

除了救护历史之外,书中的第二部份由多名现职及前职救护员分享,叙述了他们的亲身经历及鲜为人知的故事。初代的女救护主任曾敏霞回想1989年首次不分性别招募救护主任,当时求职考核以至训练,男女相同。曾敏霞忆述当时为了测试求职者的胆量,她被要求前往一条真实的地道,水灌至胸口,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寻找地下水道的出口,如果克服不了心理关口,便可敲打头顶的渠盖示意投降。这个考核环节的确令人诧异,后来亦被其他方式取代,但曾敏霞当年也挨过了考核及训练,实不简单。

2012年国庆日晚上发生的南丫海难事件,共造成39人死亡。(美联社)

香港发生了不少人命关天的大事,救护员常是最早到场的先头部队。消防处救护员会理事陈德沾忆述2012年南丫海难时被派往救护,他形容现场就如灾难电影般,同事照顾受惊的小朋友,自己亦在消防轮运送下,跳上另一艘水警轮救治伤者。陈德沾又讲述2006年爱民邨敦民楼家庭伦常惨案,一名父亲斩伤女儿,从高处一跃而下,妻子下巴亦被斩中已经掉落。陈德沾同一时间面对三名伤者需作出抉择,决定先行救治女童和妇人,最后发现该名女儿身中多刀不治,这些情景历历在目。救护员不单面对的是体力劳动,也需要“心理建设”。

消防及救护员登上救援。(陈永武摄)

人道援助是一种普世价值,香港正正有一代接一代、守护百年的救护员,在紧急情况下施以援手,拯救了不少生命,就让我们重新认识值得更多尊重的救护员。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