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观天葬、丹麦清垃圾 她在义工旅行中寻找人生意义|开卷乐
18岁的时候,我们在做甚么呢?我们可能忙于功课,或是适应刚脱下校服的身份转化。而今年才22岁的李天心,18岁那年决定一个人飞到12个国家去做义工,踏足内地、日本、匈牙利、德国、丹麦等十多个国家,真是不简单。于李天心而言,旅行重点不是打卡或美食,而是思考人生,所以她写下了《别让世界看扁你!十八岁女生从香港走向世界的追梦旅程!》一书,记下属于18岁的她的旅行哲学。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原题:在旅程中寻找意义 -《别让世界看扁你!十八岁女生从香港走向世界的追梦旅程!》
开始思考人生意义
谈及这趟旅行的源起,李天心说︰“好听一点就是探索,其实是不知自己想怎样,只感到好lost。”她形容当时刚考完DSE的她不知道自己想要甚么,也想不到四年后大学毕业会怎样,在这个迷失的时刻,她开始想了解人生的意义,也想知道自己可以怎样帮人。这个追梦旅程的初衷,其实只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她觉得自己从小只认识日本和韩国的文化,很想知道地球另一边的人如何生活。虽然她说一开始起行时目标不清晰,但她自言“人生一出世也不知道目标,走著走著便会在过程中找到意义”,于是决定起行再说吧。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冯杰主持,逢周六晚上9时30分至10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义”字就是将“我”放下
李天心在各个国家参与了不同类型的义工活动,当中有比较传统的义教、清洁环境等等。但让她最深刻的一次,是为丹麦大型草地音乐节做义工,为24小时不停载歌载舞的音乐节进行场地预备和维持秩序工作,听起来也十分梦幻,说起当时音乐节内人人天天喝啤酒的活动,天心的声音仍有一丝兴奋。但原来让她最深刻的是音乐节完结后,过千人留在地上的垃圾让一众义工吓到了。扔满整地的垃圾执得没完没了,有些义工对主办单位一肚子怨气,叫大家一起罢工,走掉去旅行算了。李天心当时很犹豫,她问自己为什么自己要来呢?她想到,义工的意义就是将自己放到最低,好像“义”字中的“我”放在下方。这些肮脏工作没有人喜欢,但总要有人去做。最终她也留下来,尝试喜欢这个讨厌的工作。当天的反思,让她今日面对工作中不喜欢的环节时,也仍然十分受用。
“天葬”与旅程中的反思
这趟旅行中最震撼心灵的,是在西藏看“天葬”仪式。她和一行人到当地教小朋友吹口琴,途经色达,这是中国唯一一个可以让旅人参观天葬仪式的地方。起初得知会去看天葬,李天心是有点退缩的,这么年轻的她要直面死亡,对她而言也太沉重了。不过因为大伙儿要去,她也硬著头皮跟著。当地天葬场每天两点也会举行仪式,在天葬的过程中,鹰鹫争相啄食驱体和内脏的画面十分血腥,但她更留意到家属的神情。面对死亡,他们没有哭得死去活来,而是宽容地有说有笑,甚至关心家人的身体有没有被吃光。死亡和天葬,对于他们来说是回馈自然的过程。李天心说,经过了这些,也改变了她看待生命的角度,教她不会故步自封。
《别让世界看扁你!十八岁女生从香港走向世界的追梦旅程!》纪录了李天心18岁的心境,她说数年后的现在,看法已经很不一样,回看当天的文字也觉幼稚肉麻。但这也无妨,因为那是过去曾经真实的自己。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
【延伸阅读:发掘香港救护历史 初代救护主任需通过“非人”求职试?】
【延伸阅读:抓紧士绅化前的社区 民间团体以口述历史记录深水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