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2022 | 增订版《也斯的香港》 补充他眼中的香港细节
【艺文编按】本届书展以“历史文化・城市书写”作为年度主题,当中设有“文艺廊”三大专区诉说香港故事。今年《也斯的香港》就推出了增订版,新增了五篇也斯的新文章,为这本香港文学经典补充更多他对香港的见解以及情感细节。本文选自《也斯的香港(增订版)》的增订版序,由曾卓然执笔,探讨《也斯的香港》当年在出版上的突破,也讲述其于香港文学的独特性。
和《也斯的香港》也有缘分,二○○五年左右在中环三联书店四楼的艺术空间有个也斯的摄影展,也斯叫我们学生参加开幕典礼。那大概是我第一次参加文学活动。当时社会关注西九文化区的设计,对艺术有相对广泛的兴趣,同时期香港艺术馆举办的印象派展览也非常受欢迎。在那个气氛之下,《也斯的香港》为一本作家同时写作与摄影的书,在当时是一件新鲜而且受注目的事情。
《也斯的香港》的起点,以出版观点来看,属于一套现代文学作家丛书,最初的作者包括鲁迅、沈从文、老舍、郁达夫等,应该都可说是“公版”书,然后配上图片,都是书海里见编辑工夫,希望能在众多名家选本中突围而出,结果是非常成功,当时已广受注目。现代文学作家选集一般不会有香港作家,编者舒非邀得也斯来加入丛书,是一突破;也斯以作者身份自选文章是另一突破;相片由一般地方照片一转而成为作家亲自拍摄的照片,是第三突破。这种扩展丛书的工夫,也是一种“寻找空间”的方法,需要依赖编者和作者共同对文化与出版业有深刻了解才能完成,也令这本书跳出了丛书的体系而成为一部经典。《也斯的香港》现在也承载了更多的意义,成为了阅读也斯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另一方面这书也可能是不少新一代阅读也斯的第一本书。
书名:也斯的香港(增订版)
作者:也斯
摄影:也斯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2年6月
《也斯的香港》并不是孤立的线索,更早而必须提起的应该是《梁秉钧卷》。《梁秉钧卷》是香港三联书店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出版的“香港文丛”丛书,当中包括《刘以鬯卷》、《徐速卷》、《温健骝卷》、《曹聚仁卷》、《舒巷城卷》、《西西卷》、《海辛卷》与《叶灵凤卷》等。也斯提到“香港文丛”,总会说感谢当时三联总编辑董秀玉有视野,在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年间出版了这套书,对推动香港文学有重大贡献。今次增订版的《也斯的香港》多收了五篇文章,有〈说故事的人:海辛〉,也算能回应这一缘分。八○年代是香港文学研究进入学院与得到更多研究的重要时期,也斯一向重视香港文学该有、应得的地位,会说到出版社愿意出版香港文学丛书是很重要的空间,不应贸然终断出版社对香港文学的好意。这种为香港文学发声、寻找空间的使命感,念慈在慈要注意对香港文化空间有贡献,能得也斯当时言传身教,于我真是万分难得的经验。那是后来《也斯的香港》出现的远因,亦看到作者角度之下怎样和出版社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几年后也有大陆出版社希望出版简体版《也斯的香港》,也斯则决定另外编一本《也斯看香港》(二○一一),可说是本书的姊妹篇,也是从侧面肯定了《也斯的香港》的重要性。
二○○五年的摄影展很有趣,也斯强调他不是摄影师,用的也是一部“傻瓜机”,不过作家以人文艺术的视野观察香港,也斯认为会有他独特的视野,会有与别不同的观看方法。开幕礼当天,我还记得吃了湾仔“檀岛”的蛋挞和奶茶,书店四楼的艺术空间好像是当天正式开放的,之后亦举办了不少文艺活动,可惜后来也消失了。也斯是很重视香港文艺空间的,一直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也经常提醒我们在这些空间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当时摄影展的相片大部分都在书中找得到。在那些照片中能见到也斯对视觉艺术的重视,也能连结也斯与众多艺术家的互动、合作与评介。也斯曾主动说到初版封底的电车,会不会觉得电车与香港这种联想太定型,他反对一些轻率的象征,例如以电车、帆船去代表香港;然后他又说放在封底还是可以的,对出版社来说有诸多推广上的现实考虑。在《也斯的香港》中的文字与照片,都是也斯经过思考取舍挑选而来,呈现了人文学者眼界之下的香港,介绍值得被注意的香港人与物,随著时代而沉淀,当中的照片更添了历史意义。这样一件完整的艺术作品,值得向今天的读者重新介绍。
【本文获三联书店授权转载,标题及按语由编辑撰写。本文并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