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香港》以舌尖细味传统 认识“老派”饮食之必要|开卷乐

撰文: 开卷乐
出版:更新:

每逢大时大节、红白二事,新界围村传统会在祠堂厨房,烹制盆菜以飨族人。平凡但丰富的食材:炆猪肉、冬菇、枝竹、萝卜、猪皮等,层层堆叠,汇聚一盆,形成独有滋味。原居民十分重视盆菜,称这项活动为“食盆”,大家围坐而食,气氛热热闹闹,亦象征团结、合家团圆。

时过境迁,吃盆菜不再是围村人的专利,更演变成香港人农历新年的一大“传统”,当中与本地社会变迁有何关连?翻开《饮食香港: 一位人类学家的日常观察》一书,或能找到答案。
文:香港电台开卷乐|原题:《饮食香港:一位人类学家的日常观察》以舌尖细味传统 认识“老派”饮食之必要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饮食香港: 一位人类学家的日常观察》的作者张展鸿,是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人类学重视社会错综复杂的全貌,因此这本书并非著眼于描述食物的外观、味道或烹调手法,而是透过饮食文化,透视香港传统价值观、思想、社会变化,以至文化身份认同等一系列问题。

走入乡郊“食盆”寻自我

“食盆”可追溯至本地宗族形成的明代中晚期,在新界围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990年代,本地旅行团开始盛行。张展鸿提到当年不少居于都市的港人参加一日团,踏足乡郊土地,探索新界的传统。作为新界乡村独特饮食文化的盆菜,亦开始得到旅行社及媒体广泛推广,而更广为人知。“食盆”于2017年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不少人冬至会吃盆菜,尤其是新界村落,佳肴中必有炆猪肉。(资料图片)

盆菜于过去二、三十年间,逐渐从新界围村走进市区,酒楼、餐厅纷纷于农历新年推出外卖盆菜,选用的食材多元,当中不乏矜贵的鲍参翅肚,连锁快餐店也推出新颖的“迷你盆菜”。张展鸿指出盆菜普及原是一件好事,让更多人了解围村的文化及生活习惯,但同时亦使盆菜原有的意义被忽略了。

由平民食材到鲍参翅肚

鲍罗万有喜庆盆菜(图片来源:龙逸轩)

“这个位置需要拿捏,不是叫大家也要回到祠堂里面吃盆菜,我们可以接受外卖盆菜,可以接受一些新派的盆菜,或者高价的海鲜盆菜。食物可以因应人们·今天的需求而改变,不能墨守成规。但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原有那种历史文化的理解,希望可以做到,勿忘盆菜传统的意义。”张展鸿道。他认为,盆菜代表了文化传统及新界以血统为本的社会结构之独特性,亦涉及情感依附及身份认同。时至今天,港人于新年与家人朋友“做节”吃盆菜,亦反映共餐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勿忘传统文化始源

作者从人类学的角度出发,一方面盼为香港饮食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成为餐桌上与人打开话匣子,深入交流的新话题,亦希望引发读者思考,在日常饮食中多踏出一步,了解本地饮食背后的文化意涵,细味个中更深层次的滋味。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