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香港》人类学家从一碟“梅菜扣肉” 看社会变迁|开卷乐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饮食对平民百姓而言是头等大事,一日三餐既为温饱,亦为满足味蕾,为生活增添乐趣。因此观察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例如家常菜肴、食材运用、口味趋势等,亦是了解当地社会的切入点。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张展鸿撰写《饮食香港: 一位人类学家的日常观察》一书,带大家细味本地饮食文化背后的社会变迁。
文:开卷乐|原题:《饮食香港:一位人类学家的日常观察》 从一碟“梅菜扣肉”看社会变迁
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开卷乐》由郑政恒、黄怡、邹芷茵、唐睿主持,逢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港台第二台播出。节目重温 :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541
当代饮食书写,大多注重佳肴的制作方式,细腻地描写食物的味道,以至烹调者在厨房深耕的故事。作为人类学家,张展鸿教授眼下食物的色香味,亦不及其背后引伸的社会议题有趣。他指出,人类学透过走入社区观察及田野考察访谈,研究香港人的饮食文化,洞察其文化意涵及社会意义。
一般而言,饮食是有地域性的,不同地方会因为地理、气候、习俗不同,而形成不同风味的菜系,例如四川人以川菜为日常饮食的核心,在成都街头尽是辛辣香气。然而,香港向来以美食天堂见称,东西荟萃、各种菜系可谓共冶一炉。张展鸿指出香港多元饮食文化的构成,可追溯至战后移民浪潮。
客家菜价廉多肉 受劳动人口欢迎
我们家传户晓的一道“梅菜扣肉”,其实是传统的客家菜式。张展鸿说,战后时代许多客家人移居香港,他们为了谋生而在餐馆工作:“当时很难找工作,他们就藉著同乡介绍、互相照应,懂得写字就担任楼面,不懂就去厨房帮忙。如果未找到安定居所,很多时候晚上餐厅打烊后,便搭几张櫈睡觉。”1953年石硖尾大火令香港开展长远房屋政策,带动轻工业发展,而客家菜式运用大量肉类,加上价格划算,正好解决工人的饮食需求,客家菜馆因此普及,广开到不同地区。“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客家菜馆越来越少,但其实他已经可以说是‘入了屋’。我们不需要去客家菜馆才能吃到盐焗鸡、梅菜扣肉,而可以在大学饭堂里吃到这些菜式,因为客家菜已经深入民心。”
京菜馆背后 由山东厨师掌灶
客家菜馆以外,京菜馆在香港六七十年代亦非常流行,获得本地人青睐之余,亦迎合来自欧美旅客的需求:“当年有很多外国游客来到香港,他们未必有兴趣吃点心或盐焗鸡,反而喜欢吃京菜,如北京填鸭、手工拉面,或者松子鱼等菜式。”
张展鸿解释山东菜在香港并不流行,加上来自山东的移民群体规模不大,因此很多山东厨师都走进京菜馆烹调京菜:“香港北京菜馆背后就是山东师傅的贡献,都是他们的功劳。”这亦解释了,为何香港京菜馆的菜单上,不时会出现一些山东招牌菜肴,例如深受港人喜爱的拔丝甜品。
《饮食香港: 一位人类学家的日常观察》让读者从认识香港的饮食生活,侧面了解不同因素如何构成本地社会的面貌。
(本文原刊于报章专栏《开卷乐》,此为加长版。图片及标题为编辑所拟,本文不代表艺文格物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