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作.三】连做34小时 日理过百症 制度逼公院医生硬食?

撰文: 梁启敏
出版:更新:

早前有报道指,本届政府无意推行合约工时或标准工时法例,只为饮食、酒店及旅游、零售及物流等11个行业制定工时指引。然而港人工时长已是众所周知的事,有调查指香港人每周平均工时超过50小时,比全球的平均工时多38%,有个别工种的工时更达60小时或以上。
然而,有公立医院前线医生指,他们在on call(当值)时要连“踩”30至34小时,“有时完全无得瞓,做到好躁,但都只可以咬实牙关挨下去。”这样的职场生活,究竟可拜托谁来改善?

公立医院一直长期“爆煲”,不少医生一直超额睇症。(资料图片)

任职九龙区公立医院外科医生的李医生(化名)指,他星期一至五返7点放5点,工作较忙碌时需要做到6、7点才放工,星期六、日则要与其他外科医生轮流到医院巡房。他指,最辛苦的是每个月4至5次on call,“返完7点至5点后开始当值,做到第2日下午1点,有时会加班到5点。幸运的话可以瞓到2至3小时,不过很多时候都完全冇得瞓。”

逢星期一至五,李医生每天早、午各巡房1次,之后协助专科医生做手术,又要收门诊急症,为病人做检查或紧急开刀;1星期亦有2天要看门诊,约3小时处理15至20个病人,平均1个病人只有十多分钟应诊时间。他坦言,肝胆胰外科门诊是专科门诊,不是看伤风感冒,要处理患胆石、小肠气,甚至肝癌的病人,十多分钟的应诊时间并不足够。

长时间工作,还要处理如做手术等极费神的事情,当医生的压力绝对不轻。(视觉中国)

1日处理超过100个病人

至于1个月4至5次的on call,晚上就是李医生最忙碌的时间,他表示,晚上会有很多病人因发烧、呕吐、盲肠炎、穿肠等情况入院,他要评估病人是否需要扫瞄或做紧急手术,“平均每晚收30个新症,密密做,好辛苦。”此外,医院外科部门有4个病房,共有约200名病人,如有任何突发情况,李医生亦要立即处理,“有时完全冇得瞓,做到好躁,但都只可以咬实牙关挨下去。”

此外,工作量不设上限亦令医生工作压力大增。李医生举例指,现时肝胆胰外科门诊约有5名医生,理应1日处理约70个病人,可是,公立医院一直长期“爆煲”,非急症的病人要排2年,由于病人太多,医生又不忍病人要等更长时间,因此长期超额睇症,1日要处理超过100个病人。“现时没有法例规管医生与病人的比例,管理层一直选择性失明,不会按需要增加人手及资源,用‘5个盖遮10个煲’的心态过骨。明明是制度出现问题,但医生就要‘硬食’后果。”

九龙医院病人纱布封喉事件,引起各界对医生工时、工作量问题,及医生和其他医疗职系的权责的关注。(资料图片 / 吴钟坤摄)

私院多劳多得  医生急跳槽

此外,李医生指,由于公立医院不可以拣症,但私家医院则可以拒收病人,故很多高风险的病症都要由公立医院医生接手,“试过有食薄血丸的病人因发烧及肚痛,到某私家医院求诊,但因服务薄血丸的人如需切盲肠,手术风险非常高,因此院方便再call白车,将病人送到公立医院。”

李医生直言,现时公立医院医生的人工算高,但私立医院医生的人工更是高得夸张,“他们多劳多得,例如插1条胃镜可赚2、3千元,一个上昼插15条胃镜就赚到几万蚊。他们又可以选择on call与否,调节工作时间。至于公立医院医生,无论你好懒,抑或做到200%,都是一样的人工。”因此,不少公立医院医生选择跳槽到私家医院。

公立医院医生流失率创10年新高,达5.9%,去年全年共314名全职医生离职。早前政府建议输入海外医生,纾缓人手不足问题,李医生表示,其实香港的医生人数足够,最大的问题是公私营医院的人手及资源分配严重失衡。他指,“现时5成的公立医院专科医生,照顾9成病人,另外5成的私家医生,则照顾余下1成的病人。不能理解为何政府愿意花钱聘请外地医生,但不愿意花钱挽留及增聘本地公立医院医生。即使外地医生考获本地的执业牌照,又有多少个会留在公立医院同你‘挨生挨死’?”

李医生在公立医院工作7年,虽然面对崩溃的医疗制度,但仍一直坚持下去,“公立医院的病人真系有需要,冇钱的人都要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