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选】明明票数较多却输宝座 “选举人”是什么玩法?
“如果要么投票给癌症,要么投给心脏病,那为什么我还要投票?”美国知名亿万富翁、科氏工业创办人科赫(Charles Koch)对两位候选人的批评毫不客气,更将希拉里及特朗普比喻为两种致命疾病。美国总统大选已曲终人散,从普选票来看,49.7%的选民其实是想希拉里当选统的,她得到的普选票截至周五(11日)早上,比对手特朗普多28万票。
最后特朗普凭“选举人票”较多,击败在普选票优先的希拉里,继2000年后,历来第五次出现“赢普选、输宝座”的情况。“选举人票”制度奉行逾200年,原因是什么?
美国一直被指是西方民主大国,不过简单来说,若要成为美国总统,其实只要取得270票。骤眼看,似乎比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小圈子选举中取得的689票还要少。这种比较当然不甚正确,两者其实也没有可比性,但270这个数字却能点出美国总统选举的复杂程度,以及为何会最终选出的总统却令大部分人嗤之以鼻?
“一人一票选特首”是香港人喜欢叫的口号,然而美国总统亦并非透过一人一票产生,可以直接选总统的其实只有538名选举人。在18世纪的美国,信息并不流通,国民大都目不识丁,国父们担心很多选民根本并不清楚每个总统候选人的政纲及取态,令到要操控选举变得容易。当时以农夫为主的美国选民,最熟悉的可能是当地一些热衷参与政治的人士,于是国父们就想出一个办法:何不先选出一批合自己心水的人(亦即选举人),再由他们帮选民选总统?
选举人团的存在并非不民主,是旨在制衡民主有可能出现弊病。对当时负责立宪的人来说,这种制度既能“保存人民的意见”,与此同时亦可以确保总统是由一群有分析能力及独立思维的人,去作出由谁当总统领导国家此决定,是一个对让民众当家作主的制约。
正因如此,各选举人一开始都需要有自己的“个人意志”。那些由党挑选、但最终却投了给另外一名候选人的选举人,被称为“反骨选举人”(faithless elector)。在美国超过200年的总统选举史上,“不忠”的选举人共有157名。
希拉里要重夺总统宝座 靠“不忠”选举人?
正正由于选举人拥有“个人意志”,外国媒体近日开始讨论令希拉里翻生成为总统的唯一方法,就是有约数十名选举人对特朗普“不忠”,在12月19日的选举人投票日上,票投希拉里。不过,这个可能性其实偏低。第一是很多州份的选举人其实是按区域挑选出来,从今次很多乡郊白人投票的情况来看,要他们反骨未必可能。另外就是制度发展至今,已与初衷相去颇远,现时美国有29个州有立法惩罚那些反骨的选举人。
最佳例子 小布什对戈尔
选举人团亦导致赢了普选票,但最终输掉总统宝座的争议场面出现。在美国总统选举史上,获得较少普选票(popular vote)的候选人却最终成为总统的情况共发生过4次。令大家最印象深刻的肯定是2000年小布什大战戈尔一役。当时小布什的得票为5,045万(47.9%),而戈尔的得票则有5,099万(48.4%)。若只计及普选票,戈尔就会当上美国第43任总统。当时佛罗里达州需要重新点票,并在重新点票后确认小布什在该州的普选票仅仅较戈尔多537点。结果令戈尔将佛州的25张选举人票,全数拨归小布什所有,令有小布什获得271张选举人票,戈尔饮恨。
经此一役,更多人批评选举人团制度已丧失反映民意的功能,不知为何至今仍然存在。在过去一直亦有人提出要修宪,废除选举人团制度,改为“一人一票直选总统”。其实每个州的选举人团数目不尽相同。数目多寡是根据州份的人口分配。例如人口达3880万的加州,选举人票达55张;而人口最少、只得58万人居住的怀俄明州,只有3张选举人票。这个以州人口为基础的选举人团,好处是令到总统选举候选人未至会忽略人口较少的州分。
所以,若细看选举人制度的问题,其实出问题的并不是该制度,而是分配选举人票的方法,亦即我们常听到的“胜者全取”(winner-take-all)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