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之路第二站】来打一场银弹战 美国也有蛇斋饼粽?
“如果要么投票给癌症,要么投给心脏病,那为什么我还要投票?”美国知名亿万富翁、科氏工业创办人科赫(Charles Koch)对两位候选人的批评毫不客气,更将希拉里及特朗普比喻为两种致命疾病。美国总统大选临近,不少选民无奈表示要在“骗子”希拉里与“疯子”特朗普之间二择其一。美国作为泱泱民主大国,选举制度及方法让全球借镜,何以今年竟选出两位历来最不受欢迎的总统候选人?《香港01》将解构选举七部曲,剖析美国选举的弊病,揭示选举与民主之间的裂口。
香港“名菜”蛇斋饼粽,是个别党在非竞选期间向市民派发福利,在大时大节提供应节食品,讨好选民,以吸引他们投票予自己党派的议员。这道“名菜”去到美国,“口味”稍为转一转,不送蛇斋饼粽,但实际内容没什么分别。过去有零星报道指有美国民主党在选民集会上向选民派发免费猪皮零食、酒水等,并提供免费接载服务,这不就是香港常见的竞选手段?这些行为在美国属于犯法,各党各派及竞选团队不能向选民提供任何有价值的物品换取投票,即使并非投票予指定党派也不可。
去年仍在竞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资格的杰布布什,某次回应如何吸引非裔美国选民时暗串民主党:“我们的信息是希望与愿景,我们不是分裂,也不是叫你来排队给你免费东西照顾你。我们的信息令人鼓舞:你可以得到应得的成功。”
民主党倾向非白人福利
杰布布什的说法,让人回想起同属共和党的罗姆尼(Mitt Romney),在2012年竞选总统落败后,曾指控成功连任的奥巴马,是因为他以政府的财政礼物,用作换取非裔、拉丁裔及青年的选票。这种说法与我们理解的蛇斋饼粽有所不同,是指民主党的政策倾向对非白人的福利,而非真正派发有价值的物品。二人的言论均引起极大反响,因为共和党也不想得失这群选民,所以也有人抨击罗姆尼及杰布布什的讲法。
商舖借题发挥 大选日送礼
商家在大选日向已投票选民送礼则并非犯法,例如连锁咖啡店星巴克,只要选民显示投票后染有墨的手指,便可享买一送一优惠;雪糕店Dairy Queen的雪糕可享免费升级至加大装,全部优惠均不分党派,算是商店的宣传折扣。
不过这些吸引选民的礼物,相比起各企业团体对政党的捐献,其实只算小恩小惠。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两党候选人的竞选经费合共超过20亿美元(约155亿港元),为美国史上最花费的大选。
钱从何而来呢?原来美国各联邦选举,包括总统大选,竞选经费来源包括:少于200美元的个人小额捐款、多于200美元的个人大额捐款,和政治行动委员会(Political Action Committee)及候选人自己出钱。
Super PAC大额支助党派竞选
政治行动委员会由立场一致的企业或工会组成;2010年之前,一般政治行动委员会只能收取个人上限5,000美元的资助,对参选人的捐献亦有上限。后来美国最高法院2010年1月裁定,个人、企业及团体可以无上限集资用来支持某个候选人,但禁止直接参与及支付竞选活动。这就是“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Super PAC),任何人也可以无上限向Super PAC捐款。
所谓独立的Super PAC其实并不独立,虽然它不需要听从候选人或政党指令行事,但捐款模式可以很贴近他们的意向,而且候选人也可以出席Super PAC的筹款活动。
低下阶层资金不够 政策倾斜
民众是可以直接捐献支持党及候选人,但这类捐款金额与Super PAC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反对Super PAC的人士批评,Super PAC可谓富豪的游戏,企业及富豪可以透过Super PAC捐款,支持有利于他们的候选人。相比之下,支持低下阶层政策的候选人,往往会因资金不足而不能继续竞选,令美国政治及政策方向,更加倾向财雄势大的一群,变成有钱才可以玩的选举。
就以今届两党候选人的捐款来源来看,根据《华盛顿邮报》数据,截至9月底,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合共筹得11亿美元,当中1.69亿美元来自Super PAC,只有7,900万美元是来自少于200美元的个人捐款,不到Super PAC的一半,难怪有不少人批评希拉里与华尔街大行及其他巨企过从甚密。
反观本身就是富豪、共和党今届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截至9月底,筹得款项只有7.12亿美元,来自Super PAC的资金更加只有5,590万美元,仅为希拉里的三分之一。虽然他不及希拉里,但来自少于200美元的个人捐款,竟然高达1.08亿美元。特朗普自己亦投资了5,000万美元于整个竞选,因此他自夸不会受富豪或企业捐款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