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去年货柜吞吐量排名下跌 林世雄:应抓紧时机续巩固港口优势

撰文: 何瑞芬
出版:更新:

本港港口去年货柜吞吐量为1,440万个标准箱,按国际航运业权威媒体Lloyd’s list的推算排全球第10,较2022年下跌一名。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表示,不少人或会着眼于下跌趋势,但他认为应该抓紧时机,继续巩固及发展香港港口的优势,包括打造香港成为绿色智慧港口,加强与粤西地区及其他大湾区城市合作,扩大货源和国际联络等。

本港港口去年货柜吞吐量为1,440万个标准箱,按国际航运业权威媒体Lloyd’s list的推算排全球第10,较2022年下跌一名。(资料图片/钟伟德摄)

港口活动难免受地缘政治等影响 目前仍位居全球重要港口

林世雄今日(30日)在网志提到香港货运发展,指社会对香港港口的吞吐量非常关注,但香港作为细小、开放型经济体,港口活动表现难免容易受外围环境、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等因素所影响。

他强调,港口业务是香港过去数十年创建下来的重要资产,作为中国唯一的自由免税港,配合清关快、效率高的“补时港”优势,以及每星期有逾300班国际货柜班轮,连线全球近500个目的地,加上一流的机场、陆路跨境口岸和运输设施等互联网联络海内外,香港仍然位居全球重要枢纽港口。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林世雄。(资料图片/梁鹏威摄)

去年远洋货柜船停留本港平均0.95天 反映高效处理能力

林世雄又说,在反映全球航运中心综合实力的《202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中,香港排名全球第四。按上海航运交易所的资料,去年远洋国际货柜船在香港港口停留的平均时间为0.95天,远低于世界前20大货柜港口的平均值1.85天,显示香港港口的高效处理能力。

林世雄称,会继续致力打造香港成为绿色智慧港口,按《海运及港口发展策略行动纲领》提升本港港口竞争力,当中包括让香港成为优质绿色能源加注中心,提供绿色甲醇、液化天然气等洁净能源;促进智慧港口发展,通过数字化港口社群系统提高营运效率;加强与粤西地区与其他大湾区城市合作,扩大货源和国际联络,增加经由香港港口处理的货物出发地和目的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