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专题.经纪人3│不信本地经纪人因崇洋? 球会喊冤:只是错觉
“吸血鬼”、“乞丐”、“把球员当摇钱树”,有香港足球经纪人控诉,赖以维生的职业被球圈贴上标签。
本地球会偏信外国经纪人是事实,但一切全因“伏已中”,见过鬼当然怕黑。
双方各有各讲,但难道本地经纪人真的无出路?凡事总有存在价值,不过要绝处逢生,先得认清方向。
摄影:高仲明
说起本地足球经纪人,老生常谈就是一些结构性问题:香港足球市场细、球员合约短、转会费少或没有,根本“无肉食”……不过在这环境中,经纪也有生存之道,从球员人工抽佣、向球会索取中介费都是方法。
港足专题.经纪人1│本地足球转会也不简单 球会为何不信经纪人?
本地经纪的控诉
“揾唔到食”,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香港做了5年足球经纪人,Kevin说得直接,他认为部份本地球会“谢绝”经纪人,是想避免有人为球员争取合理权益,方便他们压低球员薪酬,解约也可压低赔偿金。
他尝试透过亲身经历解释,“有次向球会介绍教练,想收取1万元经纪费。谁知老板听错是每月抽1万元佣,以为我想骗钱,其实是他已先入为主吧,感觉到球会对我很有敌意。”
Kevin认为,球会或球员觉得香港经纪不专业,搬出来的原因多是借口:“有人觉得经纪成功推荐球员落班是我们的荣幸,不应该收取报酬。”
直至近年转往内地发展,中国球会有商有量、对经纪态度好得多,他才发现一切是源于文化差异,“商业世界,跟客人打好关系是基本,外地很少球会会得罪经纪人,因为要好签球员就得靠他,奈何香港还未建立这套文化。”
在香港足总注册的经纪究竟甚么来头?:(按图放大)
球会的惨痛教训
事实上,球会真的这样想吗?有在香港球圈打滚多年的球会人士认为,这是“一竹篙打一船人”。
本地经纪制度未完善,当任何人都可以自称经纪,但其实对足球及管理未必认识,又如何叫球会投下信任一票?
何况,球会普遍都有过不愉快经历。
多年前有教练获本地经纪介绍一名声称身高6呎多的外籍守门员,却在球员抵港后才发现对方“没有6呎高”,甚至身上连基本训练装备都欠奉。球员解释,是因为行李在机场被偷走,但教练当然“心水清”。他慨叹香港球会资源有限,如果签约后“中伏”,解约赔钱“好大镬”。“经纪呃球会,被识穿都无损失,又不用负责,所以我们宁愿揾熟人。”
经纪为何没有监管?图说香港足总现行经纪人注册制度:
靠外援搭线=唔专业?
这些“熟人”就是队中外援。球会透过他们介绍同乡来港,这情况在香港颇为普遍。
外国球会每年花钱请球探,香港不少球会以外援取而代之,听落无疑是有点儿戏。Kevin暗讽:“外援的判断未必客观,朋友介绍朋友,外援质素只会维持在低水平,香港足球很难进步。”
球会代表反驳:“经纪说球员好,但难道个个都好?球员互相了解,有时比经纪更有保证。”
本地球会决定是否签入一个球员,做法各不相同,虽然有球会愿意花费金钱亲赴外地“睇办”、或是详细观看有关球员的全场比赛片段,再作判断,但许多球会都是睇“球王片”做决定,货不对办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少球会始终觉得,外援介绍的球员“衰极都有谱”,“外援都会想自己队波好,就算出事,都有得追究。”
据了解,前香港足球先生伊高沙托尼当年正是透过巴西同乡杜度推荐来港,加盟和富大埔,证明这种引援方法确有成功例子,球会延续这股风气也无可厚非。
外国经纪有著数?
就算球会肯用经纪人,本地经纪似乎依然被睇低。
Kevin不讳言本地球会“崇洋”,“他们对外地经纪的说话深信不疑,可能是外国月亮特别圆,或者是觉得香港人好欺负,不用处处跟足规距。”
这又是否事实?我们问过港超球会理文,该队有跟外国与本地经纪合作的经验,球会行政经理周文健强调,录用经纪与否跟背景无关,球会只考虑球员的作用。
“其实香港人同声同气反而最好,但往往发现他们提供的选择不多。例如球会想签巴西球员,本地经纪也只是联系巴西经纪,球会何不直接找当地公司?所以崇洋只是错觉。”
球会往往同时接洽多名经纪,顺得哥情失嫂意,周文健慨叹:“不能够自己推荐的球员落选,就说别人不专业、不够好。外国经纪未必最好,只是需求问题;球会也不会百份百信任,同样会做足审查。”
港超近年最重磅转会:前世界杯金球奖得主科兰加盟杰志,重温这位射手的一举一动:
放眼内地是鄙视本地波还是大势所趋?
经纪人的存在对球圈有好处,这点连球会也承认。面对球员无理要求,球会可以透过中间人“讲数”,避免双方尴尬、破坏关系;经纪又会帮手处理各样繁复手续,让球员专心踢波。
可惜这一切仍未足以抵销“成本”。本地球员跟球会能直接联络,待遇本已不高,根本没必要花钱聘请经纪。而外援球员普遍有自己的外国经纪,变相令本地经纪生存空间更狭窄。
不过只要外地球会对香港球员有需求,自然会找上最熟悉本地球员的香港经纪,这也许是他们的主要价值。
比起推荐球员,这点更易令球会“受落”,“外地没有太多人了解香港球员,若有人专门做推荐工作,成事机会大增。球会有机会赚钱,看不见反对的理由。”
对本地球员来说,能够利用经纪的人际网络“升呢”外流,经纪费自然“畀得落手”。球员也可参考欧洲二三线联赛,有别于签长期经纪约,在每次转会时才聘请经纪,条数更襟计。
而香港球员最有机会外闯的地方,正是内地。中国联赛在2018年重新开放港澳台球员内援名额,Kevin透露,3年前入籍港将艾力士从杰志转投中甲延边富德,转会费高达数百万人民币,金额好比部份港超球队的班费。
他称:“与其说改变本地经纪制度,还不如向球会灌输这种营运球会的新思维。他们把球员转会视为固定收入来源的话,就会更重视本地经纪人。”有人批评本地经纪只顾做内地生意,是不屑本地波,但要生存,似乎这才是唯一方向。
以往我们在青训专题时就说过,香港足球要迈向更高层次,必须有本土球员外流,而经纪人的角色正正举足轻重。更多人接受、更多人入行,对本地波都有益。
希望藉一连三集的经纪人专题,令大家在既有的负面印象以外,对这行业有更深入认识。明白除了所谓交易内幕,值得我们关注的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