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夏季要防暑更要防湿 避免伤及脾胃影响消化及食欲

撰文: 阿言
出版:更新:

说起夏天,老生常谈要消暑、清热解毒,但是否冻饮加冰、多喝汤水利尿即等于有效的排毒和降温?夏季需要防止中暑,而长夏季节需要防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贪凉和过食生冷的食物,以免损伤身体的阳气。另外,夏季属火,与脏腑—心相对应,因此需注意心火上炎,容易神明受扰而见烦躁、心烦意乱。除了情绪也容易波动外,亦常见失眠、头痛、心悸等症状。而随著立夏过后,气温逐渐升高,五个夏季节气: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也接踵而至。六气之一:“暑”,代表著夏至之后到立秋之前的气候特征。炎夏中身体代谢旺盛,然而,随著消耗的体力及水分、电解质的流失,身体容易出现气虚和津伤—— 即气阴两虚的情况。
本文作者:博爱医院林之兰中医师

夏季注意饮食 宜清补脾胃、养气益阴

在夏季,宜以清淡饮食为主,因长夏属土,需注意脾胃的健康。“脾病起于长夏”,在夏季容易受到天气潮湿、食物不洁、过量食用生冷食物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伤及脾胃、消耗脾阳,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不振,甚至泄泻不止的情况。为了保护中焦,建议烹调方法以简单、易消化食材为主。最近在为病人开方后,也嘱咐他们劳动、大汗出后可以配合清粥,清补脾胃,以达到养气益阴的效果。

在介绍消暑特饮前,先为夏季水果作的简单分类:瓜类如西瓜、哈蜜瓜等,具有消暑利水的作用,但素体虚寒、脾胃弱的人不宜多吃。其他热带水果,例如荔枝甘温能补气益血,龙眼偏温,并能养心安神,两者适量食用有益,过量时气有余便是火,特别是阴虚火旺的人应慎量,避免上火。实际上,“湿热水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湿是因为水果多汁,热是因为其偏性属温。当我们“湿滞”—水湿过盛、停滞中焦(如舌苔厚腻、大便黏烂),又或“躁底”—阴虚阳亢时(如口干舌燥、潮热盗汗),就不适合食用所谓徧“湿热”的水果了。

消暑饮品食谱

(以下饮料份量为1-2人份量)

+4

1.天然利宾纳|洛神紫贝山楂蜜

紫红色——紫背天葵:清热解毒﹑养阴生津
深紫色——洛神花:清心降火、养颜
配合山楂:消滞解腻、增加食欲
材料:紫背天葵20g、洛神花20g、山楂15g

做法:
1. 洛神花、紫背天葵略为冲洗便可,切忌长时间浸泡
2. 煲滚水后放入三者,转文火煲15分钟
3. 最后隔渣,煮融冰糖入内,又或放凉后加入蜜糖

2. 清爽解渴:薄荷蜂蜜柠檬白苦瓜

白苦瓜:消暑热、解烦渴
薄荷: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材料:白苦瓜1个、柠檬半个、薄荷叶5块

做法:
1. 要减少苦瓜的苦味,可以去除苦瓜内的瓜籽、瓜囊和白膜
2. 将已切好的白苦瓜放进搅拌机内,加入两至三汤匙蜂蜜和半个柠檬汁,然后搅拌均匀即可。
*蜂蜜的份量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3. 最后可随心放入适量薄荷,新鲜连枝风味更佳

3. 东洋风味:梅子荔枝肉桂梳打水

荔枝:补肝益脾、生津止渴
肉桂:补火助阳,温经通脉
梅子:开胃解暑生津,日本紫苏梅咸咸酸酸,能中和荔枝的甜腻

材料:荔枝 8至10粒、肉桂少许、梅子4至6粒
做法:
1. 荔枝剥皮,洗净去核、内皮,放入盐水浸泡
2. 肉桂,紫苏梅按个人口味添加。
注意肉桂份量,味道过浓容易影响口感
3. 2碗水水加梅子、肉桂,水滚后放入荔枝,煲5分钟后可溶入冰糖
4. 停置室温后,按比例 1:2 或 1:3 加入梳打水

4. 古早糖水:糖冬瓜薏米斑兰水

炒薏米:健脾利水,炒品兼能理气,健脾力较生薏米为佳
糖冬瓜:清甜可口,同冬瓜清热利尿,生津止渴
班兰叶:消暑降火,安神解郁
四季桔:宽中化痰下气

材料:炒薏米 50g、糖冬瓜 12-15条、班兰叶 2片(打结)、四季桔 1粒(切薄片)
做法:
1. 薏米洗净,然后浸泡水中1小时备用
2. 薏米和班兰叶落水,煮滚后转文火,熬煮1个小时
3. 加入糖冬瓜糖,搅匀并转武火煮滚,转文火再煮30分钟
4. 室温摊冻后加少许酸柑片

作者简介:林之兰注册中医(注册编号:008810)
香港浸会大学 中医学学士 及 生物医学(荣誉)理学士
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中医学深造证书(临床妇科学)
专业资格香港注册中医师(全科)

博爱医院林之兰中医师

相关阅读:小暑|宜避荔枝 转食龙眼、绿豆消暑利湿 中医教煲2款消暑汤水
两款消暑汤水推介(2-3人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