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城.一】寂寞有害 英国如何拯救900万名“边缘人”?

撰文: 甄梓铃
出版:更新:

“孤独是最后的禁忌,我们会谈论身边一切,甚至谈死亡,但偏偏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孤独的。”英国著名女作家Deborah Moggach曾这样说。孤独是社会的隐疾,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今年初宣布设立“孤独事务部长”(Minister for Loneliness),为问题找出具体解决方案,制订长远政策。然而孤独是空泛的,也让人难以启齿,要对症下药也许不易。
除了英国的例子,《香港01》记者亦访问了本港立法会议员、社工、独居老人、自称孤独的人,希望启发读者正视孤独的严重性。
(此为系列报道之一)

孤独,虽是一种主观情感,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隐形流行病”,影响着不同年龄层的人,在热闹都市里普遍不过。孤独并非没有人陪伴那么简单,它关乎人际关系,活跃于社交网络的人也可能感到内心孤单。人生大事如初为人父母、承受丧亲之痛、失业、转学,又或者搬新居,这些经历都是孤独的源头 。英国精神健康基金会一项研究发现,18至34岁青少年比55岁或以上的人更常感到孤独。

现年39岁的Amy Perrin是职业治疗师,也是英国布里斯托慈善组织Marmalade Trust的创始人之一。和热线中心义工一样,她每天用心聆听求助者的想法和感受,致力于解决城市人的孤独问题,她遇过大学生、初为人母的母亲、单亲父母、老人、精神病患者、学习障碍者和残疾人士,富人穷人也有,超过数百名来自不同背景的人士曾向她诉苦求助。事实上,她自己也是过来人,就在30岁那年,她和情人一起搬到布里斯托生活,但后来这段感情关系破裂了,便开始感到生活变得孤单。

“我突然发觉距离朋友和家人很远,一个人在200英里外的城市生活,有时周五下班后独自在停车场徘徊,内心很害怕,我知直至下周上班前,我都不会和任何人说话。”Amy忆述说。数个月后,她意识到自己很孤独,但没有把内心感受告诉任何人,因为怕尴尬。当时她报名参加陶艺课程,又参加健身运动,以为可以解决孤独问题,怎料一下子觉得很难交朋友,难以适应社交生活。

据统计,在英国6,560万人口中,有超过900万人表示经常感到孤独,约20万名长者超过一个月没有与朋友或亲人交谈,甚至完全没与社会互动。(路透社)

拒绝承认孤独 因它不吸引

直至当上义工,她每月参加慈善机构举办的长者茶会,透过志愿服务和接触其他志愿者,渐渐重拾自信,“当我工作时能够与同事交流起来,没有那么自责,心情有所改善,我觉得自己有使命要帮助其他感到孤独的人。”说起使命,她希望提高公众对这种“隐形流行病”的认知,使孤独的人能够公开谈论自己的情况,以及敢于主动向家庭医生说:“你知道吗医生?我觉得很孤单。”这么一番话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是革命性的。

害怕说出口的不只她一人,35岁的英国女子Rebecca也如是。四年前,渴望婚姻的她与拍拖多年的男友分手,没有了另一半相伴令她很不自在,“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何孤单,我有一份稳定工作,又有不少好友,他们大部分都结婚了,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我替他们高兴,但当我情绪不好,想找人倾电话又无人理,无人觉得我重要。”为摆脱孤独感,她不停在网上结识朋友,透过交友网站寻找真爱,至少有过100次约会,不过全部失败收场。翻看网上资料,她描述自己是性格开朗、喜欢阅读和旅行的女生,拒绝承认孤独,“孤独好像一种传染病,人人都不觉得它吸引。”

社交网络 易引发互相嫉妒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群体活动较多的年轻人也陷孤独潮,元凶或包括使用社交网络。有份参与研究的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Elizabeth Miller表示:“年轻人最初感到孤独就去玩社交媒体,或是由于他们大量使用社交媒体,愈觉得与真实的世界隔离……不清楚哪个因素在先。”科技进步把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但同时容易引起嫉妒,例如看到朋友参加活动充满欢乐的照片,自己却不获邀请,便会感到被孤立。波兰思想家Zygmunt Bauman生前曾表达对社交媒体的质疑。他认为,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会成了人与人之间互相联结的纽带,它让人感到没那么孤独,却剥夺了学习社交技能的机会。

“对太多人来说,孤独是现代生活的悲伤现实。为了我们的社会、我们所有人,我希望面对这项挑战并采取行动,对长者、照顾者及失去至亲人士提供支援,协助那些没有倾诉对象或不能与别人分享心声和经验的人。”特雷莎·梅说。就在今年1月,她宣布委任文化部的体育与公民社会政务次官孔芮忻(Tracey Crouch)担任孤独事务部长,延续前年遭枪杀的工党议员考克斯(Jo Cox)的遗愿,订立打击孤独问题的具体策略。

孤独部长能否真的解决问题,仍需要时间观察。不过,也有人质疑英国在此时推出政策的动机,本港社工龚伟森称:“孤独不会即时酿成人命,英国关注当然好事,但政府通常借助青年人问题来掩饰管治危机,以转移公众视线。”

已故工党议员考克斯(Jo Cox)生前积极关注社会的孤独问题。(VCG)

上文节录自第101期《香港01》周报(2018年3月5日)《孤独之城》。

其他【孤独之城】系列文章: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3月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1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