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城.三】渴望有伴却不敢吐心事 90后:谈寂寞如谈死亡

撰文: 甄梓铃
出版:更新:

喧闹的城市,人来人往,孤单的背影,来去无踪。何以孤独也找上年轻人?笔者跟Sandy初次通电,她说:“因为害怕孤独,总是把每天日程排得满满的。”“这样不会很累吗?”“已经习惯了。”书写除了让她记录每日行程,也是让人了解她的一扇窗口。
摄影:吴炜豪
(此为系列报道之三)

Sandy认为有人相伴可忘却孤独感。
+3

90后Sandy是精神复康机构的朋辈支援工作员,日常辅导工作接触到不少孤独人士。她透露,他们大多独居,或子女长大后各自成家搬出,生活上没有寄托,独自承受太多伤痛,又找不到别人分担,自然产生孤独感,“在香港说自己孤独,其实等于谈死亡议题,究竟葬礼要去边?很少人愿意讨论。和朋友吃饭谈孤独干吗?未必人人想听你分享这些事。”

“孤独,是不能说的秘密”

撇开工作身份,她坦言自己像一般人那样,物质生活富足,心灵上却经常感到孤独,“孤独感和情绪病完全是两种东西,即使没有情绪病,人都可能感到孤单……我喜欢人多热闹,有人相伴可忘却孤独感。”如此害怕孤独,于是有事没事都要“忙着”,日程塞进各种活动,就连平日下班后,行程也必须要填满,“星期一放工去做音乐治疗,星期二返教会查经班,星期三至五晚上可能约朋友吃饭,至于星期六、日有时休息,有时有其他活动。”

偶尔,Sandy向往安静,但更多的时候希望有朋友陪伴,这样才不会觉得寂寞。挂下电话,记者相约Sandy一周后见面,了解她公余后的一个晚上怎样过。首个地点就在她工作的复康中心。眼大大、脸圆圆,和同事有说有笑,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性格开朗,但当进一步吐露心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从心底涌出。她形容,内心好像有块大洞却怎么也填不满,唯独朋友在身旁可以填满它,“有朋友摄晒我啲时间就好了,就好似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拍拖?只是不想自己一个人。”单身多年,的确有点闷了,但她表示不会刻意找另一半,还是相信缘分。

她习惯把生活所锁事写在日记簿。

900个Facebook“朋友” 常见的只有数人

访问当天是星期一,根据预定行程,这晚她要上音乐治疗班。下午五时许,我们离开复康中心,从天水围乘港铁往湾仔,繁忙时段车厢人潮众多,挤拥得难以转身,低头族继续玩手机。“平时一个人坐车,我都会玩手机、听吓歌……都是一些旧歌,我会听卫兰的《离家出走》,头几句歌词是我想做的事。”说起家庭,Sandy小时候有不愉快经历,父亲是潮州人,家里比较重男轻女,她小时候曾受家庭暴力,要警察介入处理,童年不快乐又不敢找人倾诉,潜意识很保护自己。她现在和家人相处不俗,提起父亲煮的海鲜大餐,Sandy更赞不绝口,但一家人吃饭时很少谈话,“只顾看电视新闻,其实没什么大问题,不懂表达关心而已。”

对于孤独,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Sandy眼中的孤独,是心灵上无法与人沟通。“在社交平台看到朋友的照片,感觉好像置身朋友圈子中,但其实你没有参与他们的生活,有种孤独感。就是这个原因,我删了Instagram,也不常用Facebook。”她说Facebook朋友多达900几个,但常见的朋友只有三四个。不用多说,这个情况其实很普遍。

Sandy是精神复康机构的朋辈支援工作员,日常辅导工作接触到不少孤独人士。
人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许多事情不能告诉别人。
音乐治疗师麦依汶

孤独问题被冷待,可能为社会埋下计时炸弹。从前的她习惯藏起心事,单独承受一切负面情绪,不就是孤独的源头吗?“少少孤独感不会令你有抑郁症,但如果你经历太多,太多问题没有好好处理,问题只会愈滚愈大。”中三那年,Sandy患上躁郁症,当时有向精神科求诊。本已康复,没有再服药,岂料中六时被信任的人性侵,导致情绪病复发,送院接受治疗。

说着说着,转眼来到音乐治疗中心。本来只是想了解Sandy的上课过程,音乐治疗师却邀请记者和摄影记者一同体验,治疗室内摆放约30件以上乐器,记者随手拿起木棒敲打钢片琴,其他人在打鼓、玩沙槌摇铃等,就这样即兴地玩“四重奏”。摄记笑称,玩乐器时即使弹错音,其他人都不介意,音乐治疗师麦依汶解释:“这就是陪伴的感觉。”

Sandy(右)与音乐治疗师麦依汶(左)的上课情况。

“人之所以感到孤独,是因为许多事情不能告诉别人。”麦依汶举例说,一些人童年被家人虐待,但家丑不出外传,以为其他人生活过得比自己好,或者身为一家之主的爸爸面对工作压力,未敢向家人透露半句,无形中构成孤独感。“现实社会很难提供一个安全环境给人们分享心事。我们安慰别人的方式有问题,明明你想哭,朋友可能安慰说‘唔好喊啦’,令你不敢把心事告诉对方。” Sandy是个勇敢的女生,希望以自身经历,道出社会禁忌,并勉励所有人正视孤独,说出这个心底秘密。

下课那刻差不多晚上九时,Sandy独自在外吃饭,匆匆回家,这一天就大功告成。她提过,访问翌日就是她生日,看看手表,距离踏入28岁只剩数小时,有什么庆祝节目呢?她淡淡说:“会约朋友。”生日当然不想一个人孤单地度过,大概所有人都是一样吧。

上文节录自第101期《香港01》周报(2018年3月5日)《孤独之城》。

【孤独之城】系列:

浏览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敬请留意3月5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1期《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