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3.0】“宋朝盛世”现香港 夏日消暑玩转数码艺术展
《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昨天(26日)揭幕,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夏日炎炎想消暑驱走热浪,不如约上朋友家人,齐齐去亚洲国际博览馆来一场科技与文化的盛世之旅。
这次《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由故宫博物院及凤凰卫视联合主办,于7月26日起至8月25日在亚洲国际博物馆举行。
4000平方米的展览由“开放之城”《清明上河图》之旅、“盛世长卷”巨幅动态高清投影、“汴河码头”180°球幕影院、“宋‘潮’游乐园”亲子民艺体验空间、图书阅览、公共活动与文创衍生等部分组成。
“开放之城”将带领观众重返画作诞生的繁华盛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历史时代、城市文明、日常生活三个层次,郊外到市中心八个场景,一览画作本身的故事及其折射出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教育、民俗、建筑、服饰、交通等方方面面的历史背景。10位当代设计师的艺术装置穿插其中,带领观众在创新形式的交互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与古老工艺在当今生活中焕发的勃勃生机。
“盛世长卷”将呈现一幅近5米高、30余米长的《清明上河图》巨幅动态高清投影。动画的线稿部分由20余位元元原画师历时400多天手工绘制而成,真实还原原作笔触,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宋代画作效果,并通过后期合成、render等手法,让画中事物“活起来”,再现经典巨作。
“汴河码头”球幕影院的180°影片采用一镜到底的技术,描绘汴河从白天到傍晚的生动景象,将原作画面还原成视觉上可移动的立体空间。参观者置身其中,彷佛正行驶在《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上,观赏“两岸风烟天下无”的人文盛景。
“宋‘潮’游乐园”采用cosplay的形式,打造沉浸式宋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体验空间。展区内设置一系列的闯关任务,包括:手绘一把团扇,临摹一张年画;体验元宵灯节猜诗谜;活字印刷拓印宋词;观看《清明上河图》动画片;认知一卷《清明上河图》里的汉字等。通过看、触、听、赏、玩,让大人和孩子们身临其境地“穿越”宋代,了解华夏博物之美。
此外,展览主办方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等嘉宾,面向广大市民举办一系列与《清明上河图》相关的主题讲座。活动将全新解读画中与画外的社会万象,带领观众共同探索画作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拉近观众与画作的距离。
展览现场还为观众打造一个小型“图书馆”,将展览策划过程中参考的重点书籍提供给观众进行阅读参考。涵盖宋代文化、艺术、建筑、服饰、历史、社会、民俗、经济等内容的近百部书籍中,有四十余部来自故宫出版社。
《清明上河图》是举世罕见的国宝级文物,艺术水准高超。当代艺术家与设计师们纷纷尝试,将《清明上河图》中的元素用现代设计语言进行转化,创作出传承古老文化、符合当代审美的文创作品。
目前,《清明上河图》原作珍藏于故宫,每隔3-5年才能展出一次,且在故宫以外展出次数寥寥可数。每次展出皆因参观者甚众,参观者通常只能作短暂停留,很难认真观赏、细细品味。
在这个炎炎夏日,《清明上河图3.0》数码艺术香港展将此艺术巨作以全新的展现形式带到香港,让香港市民能近距离接触这部艺术作品。
展览现场也设置了专门区域,有各式各样文创衍生的纪念品,让观众在体验之余,把宋朝文化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