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丈夫造“墓”、与儿子絮语 黄慧妍只想自由创作、不愿被定型
本地艺术家黄慧妍总是想起爱因斯坦想要问上帝的那条问题:这个宇宙是友善还是不友善的?她每天看新闻,却无法说服自己宇宙是善良的,唯一让她感到宇宙是善良的,就是她儿子出生的那天。
借作品时与儿子絮语 拒绝定型做妈妈作品黄慧妍的录像作品《你出生那天,我知道宇宙是善良的。》,地球般的水晶球在漆黑中自转,一只手突然伸出来,夺取闪烁梦幻的水晶球,“地球”消失于无影无踪,观众从梦境中惊醒过来,重回当下。该作品正在油街实现的展览“如果没有被你看见,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中展出,整个展览探索现实与虚拟的关系。同期4月,黄慧妍亦参与“(再)另一半─妻子,母亲,自身之实践”联展,讲述艺术家作为妻子与母亲的自省。
观赏两个展览后,部分作品似是母亲向儿子诉说絮语,问黄慧妍的创作意念,怎料惹来她的牢骚。“我不赞成人家说作品只关于小朋友,我很多作品都不是这样想的,报导说我做妈妈作品,较易让人理解,但我亦做了不同题目的作品。”她直率地说。 黄慧妍去年于Spring Workshop举办个展“不要太努力让事情发生后。”后,展示她成为人母的创作路向。其后,媒体多以妻子、母亲形容她的创作,很少提及她自嘲、黑色幽默的创作面向。“大家都贪方便去讲‘妈妈作品’,我不是好反感,只是觉得很可惜,媒体面向公众,可否提升讲述的难度,尝试讲出深度来,这工作交给你了。”她拍拍笔者的膊头。
“我的A(想法,idea)多是一句句子、一个场景或一种情绪,虽然触动至深,但开始时往往有很多不确定,甚至如何用语言表达,为何被触动、对自己有什么意义等等都不确定。但有些A就是让我预感到,把它创作成作品的过程中,我会从不确定走到更确定,从不太明白走到开始明白,甚至完全明白。”
媒体忽视艺术核心 学生失去创作热诚
访问当天,我们坐在北角油街实现的“盛食当灶”实验空间,内里布置犹如小咖啡店,台上放了数件陶瓷作品,黄慧妍指指作品,说:“艺术有时很简单直接,我很欣赏尹丽娟的作品。这个不知是什么物件,以陶瓷去扮收音机,上面有些草,那细微质感令人很有感觉,微小的相遇是作品本身力量。媒体却忽视核心力量,讲了别的东西,什么社区参与,令人感到可惜。”
本地主流媒体报导艺术时,为了让公众产生兴趣,多选取公共、社区议题切入,很少深入讨论抽象概念。在中大任教艺术的黄慧妍也有同感,指学生长期接收媒体资讯后,多以直接浅白方式去理解艺术和做创作。“学生坐下来后,便以画画表达雨伞运动、社会不自由的困境。其实,这样落后、既定的观念限制他们的发展,如果艺术不是讲社会现实,就不去看,于是人们不明白艺术。怪不得很多人说‘艺术我识佢条铁’!”
黄慧妍是一位跨媒介的观念艺术家,擅长以不同物料表达抽象概念,她笑言自己与大众有一段距离,是个怪人,又认为教育是她服务社会的工作。对于教育,她有种种疑惑,不知自己有否引发学生的创作热诚。“做创作的人一早已具备创作技巧,但我该怎样跟学生说呢?他们只希望我讲讲构图阴影,将苹果画得像真,却失去艺术创作的核心,失去自发创作的欲望。”
创作过程是“从不太明白走到明白”
那黄慧妍的创作核心又是什么呢?鬼主意多多的黄慧妍去年出版小书《决定A可以做成作品前的十秒》,尝解以十个单元解构其创作过程。在第八秒中,她写道:“我的A(想法,idea)多是一句句子、一个场景或一种情绪,虽然触动至深,但开始时往往有很多不确定,甚至如何用语言表达,为何被触动、对自己有什么意义等等都不确定。但有些A就是让我预感到,把它创作成作品的过程中,我会从不确定走到更确定,从不太明白走到开始明白,甚至完全明白。”
黄慧妍直言她一直依靠直觉做创作,很纯粹地去做创作,即使有很个人化的作品,也不担心别人不明白。“我相信所有人的意思是连在一起的,在New Age下,大家都说Oneness(成为一体),我是‘成坛野’的一部分,和大家连在一起的。”黄笑说,又指她没有宗教信仰,只相信宇宙间有种力量。
最为人知的是她造了丈夫关尚智的石坟《His Resting Space》,参照美国著名艺术家Andy Warhol石坟的外貌。提起旧作品,她笑说:“关尚智当时很喜欢Andy Warhol,他的坟墓是个旅游景点,很多人拍照留念,又放金宝汤到坟前。于是我想像香港艺术家死了,也没有人知道,于是做个坟来纪念他。”然后,传来她一连串的豪爽笑声,“人家以为我是黑心女人想他死。关尚智很喜欢,长期做了profile picture!”她一向也直接率性地去创作,在完成作品前,便能具体想像作品外貌,因而找来形形色色物料或现成物去创作。
想自在生活 艺术家工作得不到家人理解
黄慧妍以前就读的圣杰灵女子中学,是九龙区传统名校,由于小时候有语言天份,曾梦想成为作家,性格坐不定,难有规律写作,曾投考理工设计系。“我不喜欢和人合作,自己不想听客人指指点点,于是选择艺术,纯粹接近自己个性,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她形容自己很自在地生活,没有恐惧,完成两个展览后,专心看书、休息、凑仔,不像大学毕业后急着构思创作。
“有朋友曾笑说:‘你最奇怪的地方是以为自己是个正常人。’”又传来一阵大笑,然后静了下来。自由自在的小鸟是否真的一无牵挂?“我身边有很多怪人,我不介意他人怎样看我。有一次,家人与我饮茶时,他们打听我做展览,作品卖了多少钱,我开始觉得孤单。如果我赚不到钱,但我在做自己喜欢的事,你是否该给予心灵上的支持?当时我觉得受到伤害了。”原来,家人虽然一直支持她的创作,但对于她作为艺术家的工作却不太理解,觉得她在发梦。“如果返份长工等于稳定,那么除了做公务员外,有什么工是稳定的?”黄慧妍再次放声大笑。
艺术家profile黄慧姸,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学士毕业,并获英国利兹大学艺术硕士学位,从事绘画、雕塑、拼贴、装置和摄影等各种媒体的艺术创作。2010 年获香港艺术发展局及亚洲文化协会颁发艺术家驻场计划(纽约)奖助金。 其作品在香港以及日本、美国、新加坡和广州展出,近年个展包括“不要太努力让事情发生。”、“说话的文献库” 及“要当一个别人并不简单─黄慧姸绘画展”。
“如果没有被你看见,这个地方根本不存在。”个展展期:即日至4月23日地点:油街实现(北角油街12号)“(再)另一半 妻子,母亲,自身之实践”联展展期:即日至5月7日地点:Osage Gallery(观塘兴业街二十号四楼)